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下称“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预计,全球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到2027年将达226.2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42%,而中国胶原蛋白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7年将达15.7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6.96%。
2005年以来,我国胶原蛋白行业快速起步,除原有的胶蛋白生产企业外,保健品、食品和制药企业纷纷跨界入局。
我国已经形成一批较具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的胶原蛋白行业重点企业,其共同特征是:技术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或者国际领先,重视获取国际认证或者国内专利及资质;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除出口海外,多数企业线下和线上销售相结合。
商务部研究院自2021年底起,重点跟踪剖析了苏州吉利鼎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创尔生物、山西锦波生物、陕西巨子生物等6家企业的产品定位和竞争优劣势。
白皮书指出,能够集齐各项国际认证的胶原蛋白肽企业凤毛麟角,尤其是胶原蛋白产品的犹太洁食认证,仅有个别企业成功申领,而具备这些认证才能畅通出口欧美日及中东国家。
白皮书还指出,胶原蛋白肽的有效成分是羟脯氨酸,国家标准为>3%,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的鱼胶原蛋白肽,羟脯氨酸的含量未达到3%,只有少数企业的鱼胶原蛋白肽的羟脯氨酸含量大于8%。
白皮书建议,全行业都应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产学研政合作,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附加值;延伸产品链和升级产品,重视胶原蛋白肽的原料标准,并且尽量把更多的高端产品留在国内,推动国内消费升级。
截至6月24号,共有22个地区开展了225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参与的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过了1.9万家,成交额248亿人民币。
“中日交流对话将越发活跃,期待两国经济能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
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续保持沟通对话,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4月以来,10余家平台落实落细订单直采、外贸专区等8项举措,吸纳超3100家次外贸企业入驻,外贸专区销售额超11亿,直接采购约100亿。
中方支持全球企业按照市场原则,深入开展科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科技创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方密切关注美方措施执行情况,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