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其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的扩展研究取得了积极中期结果。结果显示,初次接种该疫苗后能够提供至少10年的带状疱疹保护。
以上结果来自两项三期临床试验Zoster-006(ZOE-50)和Zoster-022(ZOE-70)的扩展研究ZOSTER-049(ZOE-LTFU),后者旨在对Zoster-006和Zoster-022临床试验的受试者继续开展六年的随访。目前,该扩展研究还在进行中,将继续评估疫苗的长期效力、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GSK表示,就主要研究终点而言,此次中期研究数据表明,在初次接种后约6至10年的随访期间,欣安立适对带状疱疹的总体保护效力超过80%。中期分析数据将于2022年10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感染性疾病周(IDWeek)大会上发布。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而引起的,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失去产生强烈有效免疫应答的能力,从而增加患带状疱疹的风险,这种疾病会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部分患者在皮疹褪去后仍会出现剧烈疼痛,这种神经疼痛被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病有效的措施。
当前,全球共有三款带状疱疹疫苗上市,除了GSK的欣安立适外,还有默克集团的Zostavax以及SK化工株式会社的SkyZoster。其中,SkyZoster仅在韩国销售。Zostavax由于预防有效性低且市场竞争力疲弱,现已停产。Zostavax与SkyZoster都是减毒活疫苗,通过处理实现结构改变、毒性减弱但保留免疫原性,从而建立免疫反应;欣安立适属于重组疫苗,通过水痘-带状疱疹糖蛋白E抗原和AS01B佐剂在体内产生和增强免疫反应。
在中国市场,GSK的欣安立适已于2019年获批上市,这也是中国唯一一款已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面向的是接种对象是50岁及以上人群。
从2018年起,GSK的欣安立适就长期占据全球疫苗品种榜单前十,但在中国市场,由于定价偏高,加上需自费以及中老年人对带状疱疹疾病认知不足等因素,销售表现较为一般。
不过,中国本土有多家企业正在开发带状疱疹疫苗中。带状疱疹疫苗分为三种类型,即减毒活疫苗、重组疫苗及信使RNA (mRNA)疫苗,这些类型皆有企业涉及。
从减毒活疫苗类型上看,目前开发进展最快的企业是百克生物(688276.SH),该公司早在2014年6月26日取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临床试验批件,并已完成临床试验相关工作,已在申报上市阶段。
百克生物今年9月底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该公司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临床实验及生产现场核查已经结束,目前公司正在等待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回复。
从重组疫苗类型上看,绿竹生物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已进入临床二期研发阶段。
从(mRNA)疫苗类型看,总体还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带状疱疹新增病例数增加,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依旧被看好。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销售收入计中国的带状疱疹疫苗市场从2015年的0增至202年的6亿元,并预计从2021年至2025年按103.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5年的108亿元,以及从2025年至2030年按21.1%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281亿元。
随着C919的交付和商业运营,意味着被波音和空客分羹的窄体客机市场,迎来了第三家竞争者。
海正药业:国产宠物药品销售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4年到2020年我国羽绒服单价从452.6元上升至656元,累计增长44.9%。
2019年~2021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组厂商中,国内品牌均占九席,2022年占八席。
中原证券认为,近期大盘表现低迷,机械板块走势偏弱,建议短期防守为主,选择基本面较好、估值较低、股息率高的子行业龙头。持续推荐产业链安全相关板块。供应链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一致认同、国产化经济性好、国产技术积累突破节点到来等多重逻辑共振下,行业逻辑硬、内生推动力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向制造强国突破的关键点。持续建议重点关注包括工业机器人、机床工具、半导体设备、高端仪器仪表传感器等领域核心设备、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未来在国产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大潮下具有明显的成长空间。近期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推动较快,人形机器人是AI落地的重要支点之一,相关产业链有望迎来较大投资机遇。其次,受补偿疫情期间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能源安全战略等因素影响,近年上游资源开采类固定资产投资进入新一轮景气期,对相应的矿山冶金机械,能源机械带来明显的需求。重点关注相应煤机、油气设备、矿山冶金机械龙头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