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于如何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当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通过以系统论的原则、思想和方法去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而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能够不仅让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实施有一个非常好的开放的平台,同时也会让其他合作伙伴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
“科技带来优势和力量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使命,那就是助力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隔夜美国劳工部发布年内最后一份通胀报告,美国11月CPI超预期回落,这对今年最后一个“超级央行周”的各国央行决策有何影响?全球经济将走向何方?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市场预计12月美联储将加息50BP,明年2月和3月各加息25BP,全球高通胀局面仍存,预计海外央行加息潮持续,但是最激进阶段已过。国内市场方面,邓海清认为内需支撑中国经济明年向好,预计明年市场迎来“质”“量”双重改善。此外,邓海清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重回强势区间。在国内政策方面,邓海清认为稳增长财政政策继续发力,货币政策继续宽信用。
现在影响市场的一些因素都在边际变好,从疫情防控方面来看,根据当前奥密克戎的特点,逐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在市场趋势逐步确立,投资者信心逐步回升的情况之下,坚持价值投资,坚定持有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来抓住市场的机会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一方面是中国自身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通过制度性开放,与国际经贸新规则有效对接,从而加快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并在开放合作中赢得更好发展。
香港股市显着反弹,是否摆脱弱势?科技股领涨,阿里巴巴开盘升幅超8%,市场关注科技股季度业绩,是否可以买入?博大资本国际总裁温天纳指出,美联储利率走向影响港股,恒指暂时反弹。市场修正科技股超跌现象,关注季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