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投研信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又一市场需求有望爆发,光伏组件出海高增态势或延续︱出海新浪潮③

第一财经 2022-10-27 10:09:14

作者:李泓霖    责编:黄宇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速。随着出海深化以及国际经贸形势变化,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企业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第一财经“出海新浪潮”专题将对此进行追踪和研究。】

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升级大背景下,我国光伏组件出海规模今年来显著增长。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7月,我国组件出口量90.8GW,同比增长74.1%;出口总金额高达263.4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114.6%。

从出口地区来看,欧洲、印度、巴西为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的三个最大市场。随着美国日前宣布停征组件“双反”关税,业界预计美国市场需求有望爆发,并推动我国光伏组件出海高增长延续。

“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毋庸置疑。”某光伏组件A股上市公司一位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将增长30%,短期内国内光伏产业链优势不太可能被超越。

1、组件出海也曾经历波折

我国光伏组件出海的历史始于2004年。伴随着德国修订《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欧洲各国开始加大对光伏发电的补贴,带动全球光伏产业迎来第一个“风口期”。这一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首次突破1GW。

此后到2010年,是光伏行业第一个快速发展周期,也是海外光伏市场的放量期。

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的数据,2008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2600MW,约占全球的30%,而当年我国光伏安装量只有40MW,仅占全球安装量的0.73%,海外市场占据98%以上的份额。

其间,无锡尚德、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先后在纽交所上市。

2011年,美国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将国内光伏企业打了个措手不及。2012年10月,美国作出了征收14.78%-15.97%反补贴税和18.32%-249.96%反倾销税的终裁。这对于2011年净利润仅0.21亿、0.50亿元的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的。随后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开始执行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政策。

海润光伏创始人杨怀进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就像是一场烟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的全都是灰!”

2012年,我国开始加大光伏应用补贴力度,并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国内光伏市场,光伏产业进入以国内市场为重心的第二轮(2014-2018年)快速成长期。

“但海外市场一直是主要市场。”上述光伏组件上市公司相关人士称。CPIA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全球占比始终保持在65%以上,最高记录为2021年的逾76%。

这一成长期也伴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持续迭代提升。晶科能源(JKS.N;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2018年以来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四,2018-2021年四家企业全球市占率合计分别达35%、37.5%、54.5%、60.6%,光伏组件四巨头格局逐渐成型。

进入2022年,乌克兰局势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高涨,欧洲多国电费都涨了两三倍,海外光伏需求继续强劲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达78.6GW,同比增长74.3%,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的海外营收分别达249.36亿、218.06亿、198.76亿、191.38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74.64%、61.03%、39.42%、67.22%。

2、我国光伏链成本竞争力突出

从全球光伏组件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17年至今,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厂商中有8家是中国厂商,除美国的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韩国的韩华集团外,几乎没有其他海外能与中国企业相抗衡。

我国光伏企业何以长期占据大多数全球市场份额?综合来看,技术和一体化布局带来的成本优势是“杀手锏”。

技术方面,“在资本、创新和国家政策三方面的支持下,我国光伏技术迭代速度相当快,成本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晶澳科技2022年6月在互动平台表示,最新主推产品为基于182mm尺寸硅片的组件,该尺寸组件是近几年最具度电成本优势的组件解决方案,有利于客户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收益。

天合光能则主打210大功率产品,基于210平台首创210R系列组件,通过创新的无损切割技术和高密度封装技术,最高功率可达 670W。

一体化方面,CPIA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硅料、硅片、电池环节产能在全球占比分别高达81%、98%、85%。同时,我国组件四大龙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对一体化布局也较为重视。

隆基绿能业务涵盖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2022年上半年,隆基绿能硅片出货39.62GW、一体化组件出货18.02GW;电池方面,2022年6月,该公司M6全尺寸单晶硅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刷新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晶科能源成立初期主要从事硅锭、硅片生产,后于2010年投产光伏组件,完成垂直一体化布局。半年报显示,到2022年年底,该公司在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的产能预期将达60GW、55GW、65GW。

国际能源署表示,中国是制造太阳能光伏供应链所有组件中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地方,相较印度、美国、欧洲分别低10%、20%、35%。

“对组件来说,你不要小看便宜0.01元/W,放大到1GW就是要增加一千万的初始投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加上关税、海运费等,到海外市场还是有竞争力的一个原因。”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3、组件出海高增态势能否延续?

CPIA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欧洲、印度、巴西分别占我国出口份额的50%以上、11.6%、11.1%。

从这三大地区的光伏装机规划情况来看,我国光伏组件出海继续高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2022年5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Repower EU”能源计划,将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总目标提高到45%,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236GW。东吴证券测算,到2030年欧洲光伏发电能力翻倍,装机量可达600GW。此外,根据印度2022-2026年新能源相关支出计划,光伏潜在装机容量达750GW;巴西政府此前出台的新法规明确,低于5000千瓦的光伏系统在2045年之前都将引入净计量电价,这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此外,当前美国装机需求紧迫,停工项目较多,随着近日美国宣布停征组件“双反”关税,暂时免除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及越南地区所有使用中国制造零部件组装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业界认为美国市场需求有望爆发。

总体来看,东亚前海证券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海外光伏装机需求将持续高景气,2022年四季度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出口值有望维持高增长。东吴证券则称,海外光伏行业受益于电力价格市场化,可实现成本转移,因此对组件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刺激国内厂商加快出海步伐。

但贸易摩擦是光伏组件出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出海受限,客户势必会有一些顾虑,比如(交货)时间能不能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我们的竞争力”。同时,各个国家也会有本土化发展的想法。

为此,近年来多家组件企业尝试通过布局海外产能来规避贸易壁垒。

公开资料显示,晶科能源拥有马来西亚、美国和越南3个海外生产基地,天合光能拥有泰国、越南2个海外生产基地,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均有用越南、马来西亚2个海外生产基地。

“除了电池组件以外,海外市场未来可能还会有更高的要求,企业也需研究新的产能布局。”上述相关人士表示,业界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将增加30%,纵观全球,能保持30%年增速的行业并不多,再加上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成本优势,短期内是不太可能被超越。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