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晒出三季度成绩单。
深圳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深圳银保监局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12.03万亿元,同比增长9.04%。各项贷款余额8.41万亿元,同比增长9.94%。各项存款余额8.6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5%。
保险业方面,前三季度,深圳银保监局监管的保险机构实现原保费收入1187.09亿元,同比增长6.93%,比上半年提高0.6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9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45.59亿元,同比增长7.01%;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841.50亿元,同比增长6.90%。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银行保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方面呈现出“三个持续”特点。
前三季度,深圳重点行业支持力度持续增加。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2.16%,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6.79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55.47%,比年初上升2.59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1407亿元、1822亿元和1239亿元。
普惠小微信贷总量和结构持续向好。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4个百分点;贷款户数122.58万户,同比增加19.15万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6.99%和22.11%。前三季度深圳地区累计新增首贷户2.30万户。
民生保障功能持续增强。9月末,保险业积累寿险及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4445.56亿元,同比增长14.10%,更好保障消费者利益。大病保险参保人数达831万人,参保覆盖率49.8%,推出至今累计赔付15.04亿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方面,6家符合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公司已承保出单、落地实施,实现保费收入9853万元。
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从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加强普惠保险体系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出发,提出六部分16条措施。
《若干措施》从推动基础型消费扩容提质增效、推动改善型消费高品质发展、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拓展品质型服务消费空间、打造良好服务消费环境以及健全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