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绿点年度案例|率先建立两家碳中和工厂,达能的饮料业低碳制造实验

第一财经 2022-11-02 17:21:54

责编:郑嘉维

★ 获奖理由 ★

不仅两家工厂率先实现碳中和,达能还通过引入“碳捕捉”等前沿环保技术推动整个行业向低碳制造转型。

工厂需要在追求高生产力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一直是能耗和包装消费大户的饮料行业并不容易,达能为中国饮料行业实现低碳制造开了一个好头。

2022年,达能宣布在中国武汉和邛崃的两家脉动饮料工厂率先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饮料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的工厂。与此同时,达能也在引入更多先进环保技术推动行业向低碳制造转型,包括基于“碳捕捉”前沿技术做PET包材研发,为饮料行业探索突破性的环保包装解决方案。

国际认证检测机构SGS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学,全面测算了达能产品在原材料、包装、生产、物流、使用、处理共6个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经过测定,达能中国旗下脉动武汉工厂和邛崃工厂获得PAS 2060碳中和宣告核证证书。

对于减碳,达能工厂形成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达能的碳中和工厂正在大量使用清洁能源。2021年,武汉和邛崃工厂成功实现100%绿色电力,目前,两家工厂能源单耗与2004年相比降低了约70%。

达能所有具备气候条件的脉动工厂,目前都已经安装屋顶光伏发电设施,总装机容量达到13.26兆瓦,最高年发电量可达11400兆瓦时。2021年,达能中国饮料工业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43%。在未来的25年的项目期内,脉动工厂所使用的光伏电能约等于减少了22.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另一方面,脉动工厂整体采取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在工厂内全面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仅脉动武汉一家工厂,每年就有6600个纸箱被回收给快递企业作为物流包装用,减少10吨纸耗,约等于减少使用200棵木材。产品包装运输用的托板由一次性改为共享托板,每年减少2万多块一次性托板消耗,减少44万公斤木材的消耗。

2020年,达能武汉工厂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TUV莱茵废弃物零填埋管理体系“3星”认证(该认证里的最高等级)的工厂。到2021年,达能中国饮料的所有工厂全部实现“3星”认证。

此外,脉动碳中和工厂还着重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并实现循环利用,通过提升膜处理制水效率、中水回收利用、提高清洁系统效率等举措降低产品水耗。达能还将废水深度处理,达到相关水质标准后,提供给市政部门用于城市道路清洁和绿化灌溉。自2004年以来,达能脉动的单瓶水耗下降了66%,总节约用水量近210万吨。

不久前,达能也宣布了未来碳中和工厂的进度:到2023年,达能将在所有脉动产品生产工厂实现“碳中和”。作为耗水、耗能和包装大户,实现碳中和对饮料行业来说其实并非易事。

早在2008年,达能就开始了碳排放的追溯和计算工作,且将碳盘查覆盖到产品全生命周期,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包装优化、减污降碳,打造绿色供应链。2018年起,脉动全部工厂先后获得国家级及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武汉绿色工厂展厅如实记录了达能中国饮料的碳中和历程,目前该展厅已经对外开放,达能中国也希望可以给国内饮料企业实现碳中和分享一些经验和思考。

在建立碳中和工厂的同时,达能还在尝试通过新技术和新应用,进一步减碳。

达能已经通过材料和工艺改进,在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可回收性设计,脉动瓶子均由100%可回收包装材料制成,且重量与2004年相比下降了约30%。

而2022年,达能中国饮料还宣布与长期专注于碳捕捉和转化的创新公司LanzaTech合作,投资一种全新包装材料生产技术——借助“碳捕捉”技术,将富碳气源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通过微生物直接转化为生产PET瓶所需的关键原料,从而减少石油的使用。通过碳捕捉技术制成的PET瓶仍旧是标准的PET材质,但可以在使用后回收。可见,碳捕捉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食品和包装行业的碳排放问题,或许在未来会成为这一行业实现循环经济和碳减排的“通用”手段——而达能在这一方面,又提前做了布局。♼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