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奖理由 ★
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全球变局中,渣打银行试图帮助中国投资者把握可持续投资机遇。
中国的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投资大约从2015年开始兴起,但真正受到关注可能要到2020年前后。
随着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市场对清洁能源、绿色经济以及衍生出的绿色金融的关注度上升。ESG投资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新的政策明确了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推动了企业减碳转型的需求,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渣打集团的报告显示,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中国在脱碳进程中需投入127万亿至192万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人民币3.2万亿至4.8万亿元。
此前,渣打集团采访了负责管理50万亿美元资产的资产管理人,发现目前只有13%的资产管理规模用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投资。调查显示,85%的公司需要中高水平的融资才能转型,而在高碳行业,这一比例上升至91%。这是一个巨大的融资缺口。
市场热情高涨的同时,在中国市场落地ESG投资面临着部分挑战,包括市场的部分漂绿(Greenwash)或漂ESG现象,投资者对于ESG的理解也不充分。
2021年年底的ESG投资标准国际研讨会上,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梁大伟表示,要让国内ESG投资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保证“高质量”和“可持续”,需要思考并解决三个问题:如何将可持续发展融为企业战略和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建立一套国内外统一适用的标准、数据和定义;如何培养企业客户与个人投资者对可持续金融和ESG投资的意识。
集团层面,渣打银行设置了ESG四个“里程碑”目标,其中包括:到2025年将在管可持续投资资产翻一番;到2025年实现业务运营净零排放,比原计划又提前了5年;到2030年前调动3000亿美元用于绿色及转型融资;到2050年实现所有参与的融资项目达到净零排放。
在中国市场,渣打银行正在个人金融、跨境沟通、参与标准的制定等方面推进ESG投资的落地。
在参与标准的制定方面,渣打银行与知名的绿色评估机构Sustainalytics合作,开发了一套《绿色和可持续产品框架》,研发出准确、易推广的数字化碳排放监控工具。Sustainalytics提供的ESG风险评级也被渣打银行应用于筛选“可持续投资列表”涵盖的投资产品,包括股票、债券、指数等。
2019年,渣打银行开发了ESG Select评估框架,形成一套严谨的指标体系和科学衡量框架,进而筛选优质的解决方案,通过产品组合,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的投资目标。这个评估框架包含两层筛选。
首先,一只基金成为ESG Select基金的先决条件,是被渣打银行评定为Fund Select Fund,也就是精选基金。随后,这只基金才可以进入ESG Select的审查程序。审查程序分成两个部分,首先要与渣打银行的立场声明以及可持续产品框架保持一致,对环境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公司会被剔除,例如,烟草生产商、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等。其次,在与基金经理和对方的ESG团队沟通过程中,渣打银行会以自主开发的评估框架审查产品,通过评估公司状况、ESG策略、ESG专长、ESG整合以及创效与衡量等五个关键指标来考察其ESG策略整合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公司状况方面,渣打银行会从负面新闻和争议角度,考察基金公司是否言行一致,对ESG投资的资源投入是否只是炒作。在ESG整合方面,渣打银行会评估基金经理是否了解ESG,投研流程是否融合ESG策略及专业知识,估值过程是否考虑ESG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考察,一只基金才能成为渣打银行的ESG Select基金。因而,ESG Select在成为基金审查流程的同时,也逐渐发展成ESG投资产品的品牌。截至2022年6月,渣打中国在架产品中,约有20款由集团认定的可持续投资产品,并有多款产品符合渣打集团的ESG精选基金的框架和标准。
对于渣打银行而言,设计ESG投资产品的理念也区别于以往。今年6月,渣打中国与贝莱德集团合作在中国市场推出重点布局多只ESG ETF基金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时,渣打中国副行长兼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李峰表示,“人是投资的主体,需求是市场的导向。区别于传统的设计理念,生命周期类产品完全从持有人角度设计,将投资者中长期规划的理财需求纳入考量,通过不同资产比例的配置,匹配人生各个阶段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更能帮助投资者实现不同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