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多只9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已超5%。创金合信软件产业A于9月29日成立,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22.83%。截至11月7日,在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不少是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其中,鑫元长三角区域主题A成立于今年3月,今年收益率高达30.31%。观察发现,这些基金的建仓和持仓,除了把握市场调整带来的建仓机会,在建仓时机上获得一定的优势外,也把握住了军工、新能源等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由人口带来的“甜头”可能正在变“酸”。
在产品刚兑时代,稳健理财受到投资者强烈追捧,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也由此收获大量客户和规模。刚兑产品没有净值波动,对投资者而言风险也可以忽略。那时候的稳健理财,在资产管理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投资者之间认知是基本一致的。资管新规实施后,理财产品开始有净值波动,稳健理财失去了统一的锚,行业各参与方对稳健二字的理解就有了差异。去年底,那些被包装成稳健理财的银行理财产品和短债基金,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就诱发了投资者恐慌性赎回和高烈度的客户投诉。但是这种幅度的波动,显然已经突破了投资者对稳健理财的风险预期。不少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也觉得很无奈,这么低波动的产品,难道还不能算是稳健理财吗?
上述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回暖的背后,是消费、地产、港股、生物医药等板块股价的迅速反弹。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开局之年,银行理财市场在两轮大规模产品净值回撤中完成了对全面净值化时代的“初体验”。李莉认为展望2023年,目前市场投资者普遍对未来经济预期向好、政策暖风拂来、市场宽信用预期下,市场对明年权益市场表现报以期待。同时普通投资者在经历了两轮回撤之后,对市值法估值会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只要持有时间拉长收益基本会回来。现在不管是股票资产还是债券资产,大跌之后反而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