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三名医生获得了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和法国国家功绩勋章,其中病毒学家、肝病专家张欣欣教授和胰腺外科医生沈柏用教授获得了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中法联合医学院专职副院长张寅博士获得法国国家功绩骑士勋章。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由拿破仑于1802年创立,以表彰为法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此次授勋也彰显了中法两国在医学领域一百多年来的深厚合作渊源。双方合作围绕许多项目展开,包括一系列两国医院和高校参与的中法合作生命科学硕士学位项目、临床医学法语班、赴法住院医师项目。
医卫领域长期以来都是中法合作的一个优先领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中法医卫领域合作的杰出代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次授勋的三名医生都是上海人,他们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
张欣欣教授与法国国家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长期保持科学合作。此次授勋也与她在新冠疫情中作出的贡献密不可分。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初,张欣欣被派往武汉第一线抗击疫情。今年5月,她与上海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共同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题为《上海为应对当前新冠大流行中的奥密克戎浪潮而采取的拯救生命的努力》的文章。
张欣欣在疫情早期就与法国专家进行深度探讨,介绍关于新冠相关临床特点、实验室病原诊断技术等方面的中国经验。她还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关于病毒检测技术的开发工作。
张欣欣曾在法中科学及应用基金会资助下赴里昂学习,并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组建的科研联合实验室开展博士后实习。从法国学成归来后,张欣欣一直担任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和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教授。
张欣欣所从事的病原相关的检测工作在新冠疫情中的作用尤为凸显,而另一位授勋者——瑞金医院副院长、胰腺外科医生沈柏用教授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医生科学家,同时也担任中法联合医学院执行院长,是交大医学院中法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他曾赴法国格勒诺布尔和巴黎开展住院医师进修,1998年回到上海,担任瑞金医院外科医生。
作为外科医生,沈柏用善于使用新技术。他完成了世界上时间最长的胰腺机器人显微手术,并完成了2000多次机器人手术。他还兼任机器人以及癌症领域多个协会机构负责人。沈柏用领衔的“一种胰管支架”、“一种十字形冲洗引流管”、“一种新型引流冲洗管”的专利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临床应用。
在沈柏用的带领下,瑞金医院胰腺中心首次在国际上论证机器人胰腺恶性肿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首次实施并完成国内外至今最大样本量的“机器人辅助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该团队进行的各项术式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瑞金医院,有一个专门以沈柏用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罗兰柏用抗癌关爱援助”项目,该项目于今年7月启动,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胰腺癌患者。
此次获得法国国家功绩骑士勋章的张寅博士曾任一线临床儿科医生。2013年以来,张寅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际交流处,并于2018年担任专职副院长,推动了交大医学院与法国科研机构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以及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等校企合作项目,对中法两国医卫领域的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张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交大医学院将依托中法联合医学院的平台,把中法在医卫领域的合作推向更高、更广、更深的层次,我们现在已经有包括临床医学、检验和肿瘤方面的科研合作项目,未来也希望在包括神经科学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加强科研人员的交流和联合培养。”
50多年来,于佩尔一直活跃在世界影坛,迄今出演过超120部作品,几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高产的同时又能自由游走于各种复杂角色之间。
像中国“老裁缝”一样经营法国红酒。
陈竺呼吁中法合作加强慢病的防控管理,共享生物科技成果与疾病治疗经验,开展国际多中心合作项目,推动更多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落地。
AI对医疗设备行业的颠覆,正从效率工具转变为“智能协作者”。但医疗AI的发展仍任重道远,大模型仍很难替代医生,目前在数据获取、学习能力、问题的可学习性上依旧存在挑战。
王小川发全员信:聚焦医疗AI,减少多余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