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CPI、信贷等超预期回落,优化防控20条陆续落地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2-11-12 10:54:37 听新闻

作者:刘菁    责编:杨志

其他热点还有:央行2500亿支持民企发债;Meta、推特大规模裁员。

10月CPI、信贷等超预期回落

本周,国家统计局、央行、海关总署相继公布10月物价、金融和进出口数据。

物价:10月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低于上月的0.3%,均弱于市场预期。PPI环比上涨0.2%;同比涨幅降至-1.3%,为2021年1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金融: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8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

外贸:10月进出口总值3.55万亿元,增长6.9%。其中,出口增长7%;进口增长6.8%;贸易顺差扩大7.6%。按美元计价,10月份进出口总值下降0.4%。其中,出口下降0.3%;进口下降0.7%;贸易顺差扩大0.9%。

【点评】10月CPI、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以及信贷、社融超预期回落,反映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市场主体预期依然偏弱。同时,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外需收缩的形势下,中国进出口也有所下滑。

分析认为,通胀放缓打开了信贷和金融政策空间。在内需偏弱和外需加快回落的情况下,逆周期政策需进一步加力显效,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扩投资促消费政策加快见效,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出台

国家卫健委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密接: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调整为“5+3”。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风险区划定: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入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1次。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3”。

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

核酸检测: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点评】二十条在密接人员管理、风险区划定、核酸检测、入境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缩短了密接、入境人员的隔离时间,取消了次密接和中风险区和入境航班熔断,强调不得随意“静默”等层层加码。这些改变将有效提振旅游、餐饮、酒店等消费复苏。接下来重点是将政策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取消。目前广州已经宣布,落实通知精神,即日起调整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期限;不再甄别密接的密接,对目前在隔的次密者解除隔离。

发改委21条力挺民间投资

国家发改委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包含6方面21项具体举措。

投资方面: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要加快推进,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相关站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融资方面: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鼓励民营企业盘活自身存量资产。

优化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防止出台影响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点评】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有所下滑,前三季度仅增长2.0%。民企贡献约60%的GDP,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是稳增长的重要一环。发改委这份意见,针对民间投资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的措施,并与有关部门明确了任务分工,有利于改善民间投资预期,提高民间投资积极性,尽快推动民间投资增速回稳向上。

2500亿支持民企发债,地产股爆发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8日表示,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受此消息影响,地产板块股债集体大涨。

“第二支箭”由央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交易商协会表示,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消息发出后,两天后“第二支箭” 即落地。10日交易商协会公告称,已受理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中债增进公司同步受理了企业增信业务意向。此外还有多家民营房企也在沟通对接发债注册意向。

【点评】“第二支箭”加快落地,表明了监管层对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民企发债融资的支持力度;而且相比其他政策支持,融资支持对楼市提振作用更为显著。分析认为,后续将有多家民营房企增信发债迅速落地,促进民营房企融资恢复。

进博会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按一年计,本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活动顺利举办。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展示438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

其中,企业商业展共有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高于上届水平。首次搭建的数字进博平台吸引368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组织直播或转播活动64场,浏览量达60万次。

目前,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展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企业签约报名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新华社图

美中期选举共和党或“惨胜”

当地时间8日,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拉开帷幕。今年中期选举将改选国会众议院的全部435个席位和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35席。此外,全美50个州中36个州的州长、3处海外领地总督以及全美各地大量行政、立法官员等也面临改选。

截至目前,计票工作仍在进行中,国会参众两院控制权归属尚未确定。据报道,共和党接近在众议院获得微弱多数,但参议院控制权争夺依然激烈。

美国选民参加中期选举投票。新华社图

【点评】对国会的控制权将决定美国总统拜登未来两年任期如何展开。市场预期共和党大概率拿下众议院,但参议院选情胶着,可能要到下个月才能见分晓。但只要共和党控制国会参众两院中的一院,拜登执政就将面临巨大困难。

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此前共和党宣称的“红色浪潮”并未出现。由于在野党在中期选举中一般表现更好,而且民众普遍对拜登政府治理通胀不力不满,此前市场预期民主党可能惨败。如今看来,共和党只是勉强占据上风。分析认为,这一结果表明,选民不欢迎拜登和民主党,但也并未因此青睐特朗普和共和党。

美国CPI略有降温

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CPI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7.7%,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8个月以来首次跌破8%,为今年以来最小同比涨幅。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10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6.3%。

不过具体来看,食品价格仍在飙升,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10.9%。能源价格出现反弹,环比上涨1.8%,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下滑走势。占CPI比重约三分之一的居住成本环比上涨0.8%,较9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

【点评】10月美国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显示通胀形势略有好转。不过通胀数据仍处在高位,此外美国就业增长强劲对需求构成支撑,通胀势头短时间内或难逆转,这意味着美联储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Meta将裁员超1.1万人

当地时间9日,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3%,涉及超过1.1万名员工。这是Meta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

受此消息影响,美股盘前Meta股价大涨超过4%。在公司上月底公布第四季度业绩指引后,Meta股价已累计下跌近20%。

Meta上月底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总营收下降4%;净利润暴跌52%,连续四个季度下滑。除了第三季度盈利不振,第四季度前景也疲软。

【点评】扎克伯格在给员工的邮件中说,他对公司走到这一步负责。他说,疫情暴发之初,电子商务的激增使得公司相关收入大幅增长。很多人预测,这种增长将是永久性的,所以他决定大幅增加投资。然而,此后广告和电子商务收入下降,加之宏观经济下滑、竞争加剧,导致Meta业绩远低于预期。

扎克伯格描述的也是美国科技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不久前,美国多家科技巨头公布三季报纷纷不及预期,导致美股科技股股价被血洗。与此同时,硅谷掀起一波“裁员潮”。除了Meta,刚刚入主推特的马斯克也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削减一半员工。他还警告称,公司每天亏损达400万美元,公司不排队破产的可能性。看来,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不可避免要迎来一个“寒冬”。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