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间,广州市番禺区发布通告,调整疫情防控措施,11月17日0时起,有序恢复全区社会面正常流动,解除临时交通管控,居民群众凭绿码通行,11月21日起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进入11月以来,贵阳、洛阳、石家庄等多地已经陆续取消验证核酸阴性时效的硬性规定,居民在乘坐公交地铁时持绿码即可通行。【相关阅读:“20条”出台后,多地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相关阅读:石家庄到底怎样了?一财记者实地探访并获得官方回应!】
最早宣布取消的是贵阳市。11月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网”发布《最新!@贵阳人,乘公交坐地铁不用出示核酸结果!》,宣布根据贵阳市《常态化核酸检测实施方案》以及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乘客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时均不需要查验核酸检测结果。
14日,石家庄12345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自15日起,石家庄地铁和公交方面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有效期,除重点场所外不再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
同日,河南洛阳也传来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效期的消息。根据洛阳日报15日消息,即日起,除进入各级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务场所需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要落实扫场所码、测体温、规范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入住宾馆酒店要出示“两码一证”,有市域外旅居史人员同时出示社区报备记录。
除了以上城市外,大连方面也在14日发布消息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开展每周二、周五的常态化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据极目新闻消息,11月15日从大连市民、商家、地铁公司等处获悉,在大连的居民出行仍需扫场所码,一般无需查验核酸。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提出了二十条措施(下称“20条”)。其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城市取消了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相关阅读:“20条”出台后,多地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2025年实施细则》将氢燃料电池车辆纳入支持范围,体现了国家对多元化清洁能源技术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交通领域绿色转型。
护照和签证作为现代跨境迁移的必要凭证,起源于19世纪的边境管控实践,标志着国家对公民身份的掌控和国家责任的国际化。
下一步,在福田等深圳各区,将会有更多的“AI公交”线路陆续开行。
公安机关全面加强地铁公交安保工作,重拳打击地铁公交内突出违法犯罪,特别是深入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铁公交猥亵、侵犯隐私违法犯罪。
张核子因未履行给付义务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发出限消令,限制其高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