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于“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是否会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的问题,专家表示,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近三年来,我国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每一次调整优化,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这些调整要求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新华社)
日本等少数国家仍坚持加码涉华入境限制措施,背离了科学适度原则,引发中国国内强烈不满。
个人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了,医疗资源的短板是否真正补齐了,疫苗和药物的研究是否跟上了……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量的。
疫情防控工作不论如何调整,都要直面问题尽快补上短板,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到实处,在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中,用行动铸就信任,方能守护好群众生命和健康的防线。
要按照服务人口15%-20%的标准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齐配足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的中成药、退热药、止咳药及抗原检测试剂盒配备。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