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截至发稿,理邦仪器涨超13%,宝莱特涨超12%,尚荣医疗涨停,热景生物、祥生医疗涨超8%,中科美菱、维力医疗、伟思医疗等纷纷跟涨。
日前,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公告》(第2号)。本次续标的冠脉支架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为798元/个。
信达证券指出,本次最高有效申报价相比首轮国采的国产中标价具有一定空间。同时,续标规则提出伴随服务最高有效申报价为50元/个,伴随服务包括必要的使用指导、对医疗机构进行使用操作培训等,进一步保障了相关企业的合理利益。此次集采续标各大厂家报价有望趋缓,同时市场格局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变动。
中泰证券指出,新冠扰动下行业常规业务增长稳健,政策缓和后板块有望持续高增。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快速增长,看好创新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带量采购政策预期迎来缓和,板块估值有望逐渐修复。
财信证券认为,未来器械带量采购将成为行业新常态,且集采竞价规则也趋向于灵活,并且向临床需求倾斜。部分创新能力强、产品竞争格局较好、配套服务优秀的厂家,可通过集采快速进入主流医院,提升市占率,实现业绩增长,叠加海内外医疗新基建高景气,后疫情时代,医疗器械行业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在此背景下,建议关注自主创新、具备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
近年来,医疗器械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厂商的重要策略。
此次,欧方不顾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释放的善意和诚意,一意孤行,利用单边工具,构筑新的保护主义壁垒,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利益,而且严重破坏公平竞争。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单边保护主义做法、公开对中企采取不公平歧视性措施表示坚决反对。
我国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越来越多具有全球化视野、技术先进、合规运营、产品质量上乘的中国企业正在国际化进程中脱颖而出,逐渐展现国际影响力,包括联影、迈瑞在内的医疗器械设备巨头都开始加速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