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石家庄日报客户端消息,自11月21日0时起至25日24时,在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其中提出,高风险区所在小区居民严格足不出户,其他区域居民原则上居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每个家庭每天可安排一人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当日核酸已采证明,外出2小时采购生活物资。对超过24小时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予以河北健康码赋码。在此期间倡导居民非必要不离石,确需离石的要提前向目的地报备,机场、车站等交通场站须严格查验48小时内2次核酸阴性证明。【相关阅读:石家庄到底怎样了?一财记者实地探访并获得官方回应!】
自11月17日以来,石家庄的新增感染者呈上升态势。据河北省卫健委消息,2022年11月19日和20日,石家庄共新增新冠感染者1067例,其中5例为确诊病例,其余为无症状感染者。【相关阅读:石家庄新增感染者连续3日下降】
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布。《通知》明确,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其中规定,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
根据国务院客户端披露的信息,截至11月20日21时,石家庄共有高风险区342个,主要涉及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高新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正定县、赵县和循环化工园区。
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所有入境人员均需向海关申报入境前48小时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有四所高校在12月完成了2023年的核酸检测服务采购,其中最大的单笔预算为500万,采购总金额超过千万。
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寒假前暂缓开学。12月12日开始,高三年级有序恢复线下教学,落实闭环管理措施。
自11月23日以来,本土新增报告感染数首次降至3万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