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一财经 2022-11-21 18:03:34

作者:亓宁    责编:林洁琛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11月21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视频发言方式出席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就货币政策的相关问题发表观点,包括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特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和绿色金融领域的作用四个方面。

第一,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是比较有力的。

易纲表示,受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了实施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我国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从经济运行效果看,我国宏观政策力度把握是比较合适的。既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大局的稳定,又在全球高通货膨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的基本稳定,还兼顾了内外均衡。”易纲表示,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3.9%,10月份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1%,过去5年,我国CPI年均涨幅保持在2%左右;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小于其他主要货币,保持了人民币币值和购买力的基本稳定。

第二,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近年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

易纲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40万亿元左右,过去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6%,保持了相对稳定。

“近几年我们通过降准来满足货币信贷增长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易纲指出,降准使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变成了超额存款准备金以便于商业银行动用,从而同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可以支持更多的货币信贷增长,即降准使货币乘数提高了。

他总结称,2018年以来,央行累计实施了13次降准,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约8%,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比较稳固的。

“过去一段时期,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为我国币值稳定和防通货膨胀作出了重要贡献。降准操作也可以理解成把过去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冻结’的流动性给释放出来。”易纲表示,近几年综合运用降准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来主动投放和调节流动性,与过去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明显增强。

第三,我国货币政策还有一个特点是总量与结构相结合。

稳健货币政策不仅有总量上的支持,也有结构上的特色。央行聚焦供给侧结构性的堵点、难点,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用,持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

结构性工具又可以分为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两种。

易纲指出,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是长期性工具,目前余额是2.5万亿元;近年来,央行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均为阶段性工具,目前余额约3万亿元,这些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实现“有进有退”。

最后,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和绿色金融这两方面的作用。

“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易纲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央行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针对前期一些房企风险暴露导致逾期交房,央行出台了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已售住房的建设交付,并研究设立了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保交楼”结构性政策工具。最近,央行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民营房地产企业也在支持范围内。

央行还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绿色发展,坚持市场化原则,支持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碳减排技术这三个重点领域的企业提供贷款。除资金支持外,碳减排支持工具还要求金融机构计算和披露贷款所带动的碳减排量。易纲指出,这对于引导绿色理念,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

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易纲表示,近期,央行还将两家外资银行纳入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

对于下一步工作,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