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股票型ETF规模显著增长,上证科创板50ETF等宽基ETF以及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ETF受到追捧。Wind数据显示,11月以来,截至11月18日,602只可统计的股票型ETF份额整体增加41.97亿份。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历史低位,A股有望持续修复。中期配置上,主要围绕明年有估值切换空间和政策确定性强的行业展开。
我国股票ETF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日前,市场上首只规模突破800亿元的股票型ETF“巨无霸”产品诞生,百亿规模产品总数已超过30只。在数量、规模不断扩容的同时,股票型ETF的创新产品亦不断涌现,2022年多只创新ETF投资范围涵盖多个海外市场以及国内“硬科技”等热门领域。
从个股累计大宗交易成交额排名来看,截至1月15日,恒瑞医药以25.85亿元的总成交额位居第一,已超去年全年大宗交易成交额;此外,药明康德的累计大宗交易成交额亦较高,居于第三位。
2023年首周,不少ETF受到资金热捧,基金份额大幅增加。数据显示,截至1月8日晚,在首周交易期间,近三成ETF迎来份额净增长。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作为资金“首宠”,首周迎来超17亿份的新增份额。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科技、金融等多个主题成为份额增长的主力军。
从新年第一个交易日ETF成交情况来看,数据显示,1月3日,权益类ETF(包括股票型ETF、跨境ETF)成交金额为643.09亿元,一扫此前的低迷,这也是自2022年12月21日以来,权益类ETF成交金额再次突破600亿元。1月4日,权益类ETF成交依旧较为活跃,成交金额632.36亿元。从资金具体流向来看,证券类ETF获大量申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者对后市的乐观情绪。与此同时,近日多只成立不久的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其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出现多家机构。在业内人士看来,证券类ETF获得大量资金涌入反映出行情积极信号,近期市场成交额明显提升,市场判断后续交投或将持续活跃,选择借助ETF布局证券板块。
越跌越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