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务部24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众多跨国公司看好我国巨大市场的潜力、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一批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束珏婷介绍,2021年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金额337.3亿美元,同比增长8.8%。今年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例如,德国巴斯夫广东湛江一体化基地开工建设、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做好制造业引进外资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等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支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制造业。
其中,《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制造业引资,提出了“高标准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支持制造业外资企业进出口”等15项具体措施。新版《鼓励目录》总条目1474条,与2020年版相比增幅近20%,增加了多条高技术制造业条目。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目录也增加了部分加工贸易相关产业条目,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制造业引资优势。
束珏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同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做好支持政策的落实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解读。将通过举办政策说明会、企业座谈会等形式,持续宣传包括《若干政策措施》和《鼓励目录》在内的一系列稳外资政策,让广大外资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二是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将推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出台配套落实文件,确保政策举措精准实施,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三是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部门协同,为企业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6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
而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使之更侧重于内需和家庭消费,这一长期方向亦相当明确。
工信部制定印发《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提出14项重点任务。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鼓励早期投资、创业投资加大对制造业计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计量机构上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