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在今日发布了10月钢铁产品进出口月报,数据显示,我国进口钢材77.2万吨,环比减少11.9万吨同比减少35.5万吨,创2003年有数据以来单月最低水平;进口平均单价1709.1美元/吨,环比上涨8.4%,同比上涨17.2%。1-10月,进口钢材911.5万吨,同比减少23%;进口平均单价1599.7美元/吨,同比上涨24.8%;进口钢坏609.3万吨,同比下降 43.6%。
我国出口钢材518.4万吨,环比增加20万吨,结束四连降,同比增加68.7万吨;出口平均单价1305.9美元/吨,环比下跌6.7%,同比下跌14.6%。1-10月,出口钢材5635.8万吨,同比减少1.8%;出口平均单价1453.7美元/吨,同比上涨27.4%;出口钢坯92.3万吨,同比增加91.8万吨;粗钢净出口4374.1万吨,同比增长19.2%。
月报中表示,由于外需疲弱、价格优势减弱,下半年以来中国钢材出口数量及价格呈现下滑趋势。11月国内钢材价格上涨叠加人民币升值,热轧板卷等主要出口品种价格上涨、竞争优势下滑,短期钢材出口将继续承压。另外,印度政府于11月18日通过了取消征收铁矿石和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的法案,印度出口资源将重新抢占国际市场,尽管短期内影响有限,但明年或将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冲击。
中钢协认为,随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振大宗消费、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举措落地见效,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增强,钢材需求将在减量后实现新的平衡。
钢铁板块震荡走高,截至发稿,宝地矿业涨停,河钢资源、重庆钢铁、中信特钢、宝钢股份、马钢股份等跟涨。
2023年,钢铁行业供需保持动态平衡,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行业研发投入力争达到1.5%,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
榴莲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水果,中国榴莲市场正不断迎来新的故事。
中国汽车已经开始实现技术、产品向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