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自2021年1月落地实施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截至2022年10月底,共采购中选支架320万个,达约定采购量的1.3倍。11月29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在江苏常州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接续采购首次探索在全国范围统一开展接续工作,共3696家医疗机构参加,采购量约178万个。共10家企业的14个产品获拟中选资格,既包括美敦力等知名跨国企业,也有上海微创等内资企业,企业中选率达91%。平均中选支架价格770元左右,加上伴随服务费,终端价格区间在730元至848元。与上一轮集采相比,本次接续采购中选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参加的医疗机构增加40%,支架采购量增加30%,中选企业增加2家,中选产品增加4个,品种更加丰富,供应更有保障,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的成果得到巩固。
本次接续采购坚持“带量”原则,着眼于稳价格、稳供应、稳预期,探索了适用于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的采购规则。此次采购的成功开标,将进一步释放集采改革红利,让患者持续受益。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探索的既有规程,指导联采办和各地区做好采购协议签订、中选产品挂网、医保基金预付等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3年1月份用上接续采购的中选产品,与上一采购周期平稳衔接。
集采结余留用机制旨在通过“量价挂钩”扩大集采产品用量,但现实中落地困难重重。
从心血管植入物到手术机器人,过去只能靠进口产品解决的疾病疗法,现在几乎都有了本土化的可替代方案。
近5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护比维持在1:1.5左右。
公司登陆港股上市以来,首次在这些指标上实现转正,比计划中提前一年实现该目标。
吴以芳说,生物类似药进入集采的话,有助于继续扩大药物可及,但也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够给生物类似药产业的发展留出一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