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官微消息,11月21-2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7.0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上周增长0%,较上月同期下降32%;乘用车市场批发47.2万辆,同比下降30%,环比上周增长16%,较上月同期下降34%。
11月1-2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23.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4%,较上月同期下降15%;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40.3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7%,较上月同期下降17%。
11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3.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4%,较上月同期下降15%。
11月份全月工作日有22天,生产能力持平于去年,今年的世界性芯片供给短缺情况已经大幅缓解,虽然在海外市场部分品牌曝出因零部件短缺、能源供给干扰等因素影响全年全球总体产量预测,但中国市场目前生产产量仍基本保持稳定,有利于生产增量。目前燃油车库存绝对充裕,从供给端另需关注的是汇率波动,对企业零部件及整车进出口业务经营造成的影响。
11月中旬卫健委出台防疫“20条措施”,加大对地方层层加码现象的整改,这对本周市场活力的恢复有一定利好。但执行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执法主体不明确,防控层层加码仍有发生,在城市中甚至小到以小区物业有自决权的现象屡禁不止。近期车展等聚集车市人气的活动很少,经销商闭店情况达到20%以上较为严重程度,消费者被封控无法提车、经销商因闭店无法营业。
部分地方车展在传统大型车展之外给了车企更多的曝光机会,略有弥补展会活动推广损失。目前广州也因疫情不确定性暂停了原计划的车展安排,年内车企更着重在新媒体运营上的持续发力,交车以外的销售全流程逐渐迁移至线上,预热年末火爆升温的局面,但效果仍明显低于线下的氛围和营销效果。
随着进入冬季天气转冷和秋收完成,农村地区的购车热情会逐步释放,新能源车和中低端燃油车市场也会逐步升温。随着共同富裕的政策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转,县乡市场出行需求引发的购买力增长潜力较前期有所回升。
经销商渠道以不足80%的销售能力,要完成100%的销售任务是极其困难的。疫情反复侵扰之下,车购税减免政策对燃油车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使得燃油车销售目前还能保持正增长。若没有该政策推动,今年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表现会非常惨烈。
国内车企库存普遍偏高,加之部分刺激政策的拉动作用,会拉动消费。相信随着各地市场秩序的逐步恢复,年末购置税补贴和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前会促进提前购买,地方促消费政策仍会延续并呈现出季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