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9日。
截至2022年10月末,上交所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发行5.37万亿元,托管量1.35万亿元,在支持盘活存量资产、降低企业杠杆、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上交所表示,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进入发展新阶段和市场形势的变化,现有业务规则不能充分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资产证券化业务新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上交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更名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规则》。
本次修订涉及挂牌条件及确认程序、发行及转让、信息披露、投资者权益保护、停复牌及终止挂牌、自律监管等多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聚焦资产支持证券特点,突出资产信用,细化基础资产和现金流预测等挂牌条件要求,构建符合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规律的制度机制;
二是明确挂牌条件确认程序,加强廉洁风险防范,强化对挂牌条件确认工作的约束和监督,提高规范化和透明化程度;
三是规范全链条信息披露安排,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新增持有人会议制度,强化业务参与人风险管理职责,引导市场机构归位尽责;
四是优化发行挂牌程序,完善停复牌监管,简化挂牌申请文件,提升挂牌工作效率。
对于下一步,上交所表示,将做好相关反馈意见的收集评估和吸纳,尽快发布实施《业务规则》,搭建“1+5+N”(1个基本业务规则+5个业务指引+N个业务指南)的资产支持证券规则体系,提升规则友好性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激发市场创新发展活力,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持续强化产品宣介,帮助中小微企业更深更好地了解、运用资产证券化产品。
证监会上市司、国资委产权局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深入解读市值管理相关制度。
当前中国资产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随着国内经济结构优化、政策利好和关税冲击下全球资金再平衡,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修复和提升潜力,将坚定持有中国优质资产。
会议围绕上交所ETF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债券ETF的生态建设和前景展望。
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这些蓝筹“定海神针”如何稳住基本盘?又有哪些“黑马”板块实现超预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