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元指数下跌推动我国外储回升,11月重返3.1万亿美元

第一财经 2022-12-07 17:52:35

作者:徐燕燕    责编:林洁琛

预计2023年我国外汇储备大概率高于2022年。

美元指数下跌,令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2个月上行,并重返3.1万亿美元之上。

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651亿美元,升幅为2.13%。

2022年11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2年11月,美元指数下跌,国际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截至11月末,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5%至106;非美元货币中,欧元上涨5.3%,英镑上涨5.1%,日元上涨7.7%。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Total Return Index USD Hedged)上涨2.3%;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4%,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9.6%,日经225指数上涨1.4%。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总体平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近3%,对外汇储备稳定形成支撑。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推动11月外汇储备上行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在海外主要经济体中,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欧元区10年期公债到期收益率,以及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较前值下行,推升外汇储备中债券资产价格,利多11月我国外汇储备。第二,11月美元指数开于111.550,收于106.000,跌幅为4.99%,推升非美资产的美元价格,利多外汇储备。第三,11月我国贸易顺差录得698.40亿美元,虽然较10月下行,但是依旧位于较高位置,对11月我国外汇储备形成支撑。

温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以及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我国经济将继续呈现回稳向好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郑后成表示,在2023年美国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外汇储备大概率高于2022年。在此基础上,2023年下半年外汇储备大概率高于上半年。原因是,在当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倒挂的背景下,美联储大概率在2023年三季度降息。美联储降息同时利空美元指数以及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而对下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形成双重利多。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