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在发布上介绍,2020年1月20日,我国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的是甲类传染病的报告预防和控制措施。新冠肺炎的诊断分类包括三种: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发现诊断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之后,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取网络直报。
李群表示,近期各地报告的发病数据有所下降,和公众的感知不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之后,我国各地不再采取以行政区域来做全员核酸筛查,除了重点人群、重点机构之外,多数人群是以“愿检尽检”的方式进行核酸检测,所以全国的核酸筛查总人数和总量是有所下降的,各地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数据相应减少。
另一方面,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特别是抗原自测阳性人员居家治疗,不再需要到医院去就诊,这部分人群的相关信息无法纳入我们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
关于为什么取消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李群回应,在实施“愿检尽检”的措施之后,由于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也不再需要去医疗机构就诊,所以很难再准确地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据。因此从今天开始,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但是,对于已经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仍然继续由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其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关怀其健康,提供相应的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监测,比如以流感哨点医院检测系统开展相应监测等,加强对养老机构、精神病医院、福利机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机构的监测,希望通过监测可以比较及时掌握疫情的规模、强度、范围和病毒的变异情况,及时开展疫情形势研判,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据中国网信网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并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报告显示,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对于2023年,报告明确,要从四个方面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朗玛信息昨日晚间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基于积累的医学及健康数据资源和相关技术基础,已开始研发医疗健康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产品,但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对公司经营产生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相关技术尚未给公司带来直接收入。今天,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朗玛信息,公司表示:公司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暂时还没有直接收入,公司在算力、速率等基础设施上进行升级,而对于股价情况,属于二级市场的波动,公司并不能掌控。
*ST左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不过股价却连创新高。针对这一情况,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该公司,公司方面表示运行正常,下一季度情况需要看半年报,公司相关信息应批尽批。
隐私和金钱、房产、学历、关系等一样,是有很大价值的重要资产。但随着电脑、手机、互联网、摄像头、传感器的高速引入,人们正在迅速地失去这种隐私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