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在发布会上介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的建设,是落实预检分诊、开展分级分类救治、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2020年以来,我们持续指导各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建设。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成发热诊室(门诊)1.94万个,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45%。另外,建设具有预检分诊功能的发热哨点2.2万个,占比是52%。
目前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5个省份建设的发热诊室(门诊)达到90%以上,其他省市也正在加快建设。一些地方的基层发热诊室(门诊)也已经在发挥很好的作用。比如,北京3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提供正常的发热诊室(门诊)诊疗服务,浙江省基层开设的发热诊室(门诊)已经达到1200多个,基本覆盖城乡基层,为新冠和流感样轻症患者就近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
聂春雷表示,随着新冠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完善,国家卫健委正在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发热诊室(门诊)建设,通过改扩建发热哨点,购置预制板房等多种方式,加快提高发热诊室(门诊)的设置率。实际上发热诊室(门诊)特别是基层发热诊室(门诊)不是很复杂,有些地方是用一两间板房,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但是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还是要按照标准建。所以我们提出,2023年3月底,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要达到90%。实际上只要地方政府重视,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热患者的接诊能力。
主要涉及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
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
实现“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有望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紧张。
随着一大批“两重”项目开工投产,将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通知称,各地要鼓励回收利用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支持规范拆解企业工艺设备提质改造,提升智能化与精细化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