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医疗器械板块午后拉升,截至发稿,微电生理涨超10%,康泰医学、宝莱特、迪瑞医疗、迈克生物等跟涨。
财信证券表示,国内防疫重心逐渐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各省市纷纷加速ICU、发热门诊建设,看好与可择期进行的诊疗活动相关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
国金证券认为,考虑医疗板块的业绩预期和集采控费预期都已经处于见底回升阶段,且基金医药持仓和整体估值仍处于底部,2023年全面看好医疗板块整体复苏,重回增长通道。当前投资者对器械耗材板块政策预期及情绪已触底回升,板块存在估值和业绩双重修复机会。
“互联网+”医疗服务如果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可纳入医保支付。
在经历资本寒冬之后,今年生物医药复苏之势初显,多地分别推出百亿产业基金,生物医药都是其中的重点投资领域。在昨天举行的“深圳创投日”现场,50亿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落户坪山,资金将会流向哪些细分领域?业内人士表示,早期生物科技公司的海外授权合作以及集采背景下的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将更受资本关注。
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787.43亿元,同比增长19.1%。
到2023年底,基本形成系统集成的配套政策,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