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速,数据确权概念股集体拉升

第一财经 2022-12-28 17:03:52

作者:齐琦    责编:杨佼

隐私计算技术将成为数据要素产业的基建设施

随着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初步搭建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速。

12月28日,A股数据确权板块集体拉升,截至收盘,安妮股份(002235.SZ)、华媒控股(000607.SZ)涨停,中广天择(603721.SH)、天舟文化(300148.SZ)等多股跟涨,而佳华科技(688051.SH)月内涨幅达到32%。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下称“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方面,提出20条政策举措初步搭建了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蓝象智联创始人兼董事长童玲向第一财经分析,“数据二十条”正式发布,隐私计算技术将成为数据要素产业的基建设施。作为破解数据安全的最佳技术解,隐私计算技术是当前释放数据价值,助力数据匹配和交易的重要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隐私计算(privacy-preserving computation)是一种由两个或多个参与方联合计算的技术和系统,参与方在不泄露各自数据前提下通过协作对他们的数据进行联合机器学习和联合分析。

“数据二十条”提及,鼓励公共数据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要求,以模型、核验等产品和服务等形式向社会提供,对不承载个人信息和不影响公共安全的公共数据,推动按用途加大供给使用范围。

童玲认为,隐私计算能够实现不流通原始数据,只流通数据经计算后的要素价值,真正实现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及数据产品经营权的‘数据产权三权分置,从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同时,“数据二十条”全文中还提及,要“审慎对待原始数据的流转交易行为”。童玲强调,政策中的这一表述,说明传统的基于明文传输的原始数据流通模式已经难以继续,隐私计算将会成为数据流通的新范式。

针对数据要素型企业,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得到全力支持,数据要素型企业迎重大发展机遇。

“数据二十条”中也提到,要推进数据交易场所与数据商功能分离,鼓励各类数据商进场交易。规范各地区各部门设立的区域性数据交易场所和行业性数据交易平台,构建多层次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区域性、行业性数据流通使用。

根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十三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超过30%;“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突破1749亿元。未来,随着“数据二十条”对数据基础制度的明确,随着产权制度、流通交易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安全治理制度4方面数据基础制度的构建。

申港证券认为,数据要素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拥有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分析以及保障数据数据安全的企业,有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认为,数据要素未来或成为GDP增长的推动力量,建议关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流通、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生态保障等数据要素产业投资机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国家数据局: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

到2025年底,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

69 05-16 16:21

长三角数链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长三角数链基于“1+1+1+X”架构体系,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区块链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1200台专用算力设备组网。

59 05-01 13:48

积极推动数据流通全过程治理的法治化︱法经兵言

为破除数据安全高效流通中的诸多堵点卡点,需从治理理念与具体制度上着手,树立“以用为主”的观念,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不仅是满足合规要求,更要通过数据的安全高效利用驱动数据业务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251 03-24 20:23

数据要素×人工智能:重塑未来图景的价值革命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生产工具革新、场景驱动价值释放、流通生态重构、中小企业赋能和制度技术协同五大方面,推动数据要素从“沉睡的金矿”转化为“流动的血液”,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26 03-17 17:19

数据大使馆: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新路径

破局与共生,数据大使馆有望推动中国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塑造”全球数字秩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平衡安全底线(动态管控风险)与发展高线(释放数据红利),以此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公共品的共赢输出。这一创新实践,或将为数字时代的“休谟难题”(开放与安全的悖论)提供东方解法。

247 03-13 13: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