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8日举行的2022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颁奖盛典上,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及ESG业务部总经理赵永刚表示,ESG是一个国际通用语言,它一定不能自说自话,一定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在跟全球能够沟通的统一的话语语境下,来构建更契合中国的ESG评价体系。
从全球ESG投资规模来看,可持续投资规模约有35万亿美元。赵永刚认为,ESG发展面临着生态问题,ESG不只是出一篇社会责任报告,不是一个报告,一个白皮书,是整个投资生态。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ESG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首先从ESG数据来讲,目前国内还缺少权威的ESG信批标准,导致企业无法进行合适的披露,同时也有企业缺少披露的意愿,“我们看到,上市公司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这个方面,可能到目前为止只有1400多家。”赵永刚表示,这个过程逐渐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相比国际市场来讲,我们还处在发展初期。
其次,是国内在ESG评价标准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ESG评价标准,代表各个机构的一种价值观。不同机构、不同类型的机构从不同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评价方法、ESG的评价方法,目前,市场上还缺少权威的共识标准。再者,ESG的投资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在市场上,关于ESG投资的基金比较多,但ESG含量不足,相关分类标准尚未建立健全,也会存在部分“漂绿”现象。
中证指数公司在构建契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赵永刚表示,中证ESG评价体系的框架,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国际共识框架,同时立足国情选取适宜的指标。在反映国际共识上,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排放、土地、生物多样性等核心议题,结合中国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环境机遇等指标;在社会责任方面,国内外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是利益相关方,选取最核心的利益相关方,即员工、供应链、消费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设置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特色指标。
那么,上市公司做ESG能够有哪些优势?赵永刚表示,根据二级市场的验证,市场估值的因素影响较多,来自资金面、情绪面、基本面。可能ESG评价比较高的并不一定会有非常好的二级市场表现,但是评价比较弱的二级市场的表现是落后的。
“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ESG评价比较高的公司在未来一年估值提升的幅度会更高,但是如果在2021年整个估值回落的过程当中,ESG评价比较高的公司,它的估值回落幅度会更小,它的估值会更加稳健,这便于评价公司的经营稳健性。”赵永刚表示。
除了ESG评价维度,转型金融也是当前探索的方向。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高碳排放的行业转型如何获得融资支持?要对高碳排行业进行合理评价,中证指数采取了气候转型的评价方法,借鉴了国际上主流的应用在财务领域的TCFD框架。
可以看到气候转型评价的效果,上一年气候转型评价比较高的公司,在下一年的降碳上会有优异的表现,反映在二级市场,气候转型评价比较高的公司明显比比较低的公司有比较好的收益表现,“这也反映出了能够把握住这样一些机遇的公司,最近几年可能资本市场给予的关注和估值也是非常高的。”赵永刚说。
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合作,通过信息披露和实践行动推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到 2027年,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圳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力争达60%。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
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
将于2025年1月24日正式发布上证红利质量指数、上证180红利质量指数、上证红利增长指数、上证180红利增长指数,为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