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面准确的数据是决策的依据

2023-01-03 09:59:42

作者:刘姝威    责编:张健

虽然官方反复强调防疫政策放开后,感染率将达到80~90%,但是上述两组数据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依据上述两组数据,人们做出乐观决策:无需防备!最近我阅读了2022年6月7日中国英文版杂志《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发布的一篇论文,天津疫情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1.6%,咳嗽占37%,发热占30.2%,重症占0.5%。广州数据的样本采集时间是冬季,上海和天津数据的样本采集时间是春季,三组数据的样本采集时气温差别不大。我们把广州、上海和天津的三组数据按照最好场景到最坏场景依次排列。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22年12月2日广州疫情防控发布会公布:本轮疫情广州市新冠肺炎阳性本地感染者累计16.27万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者总数约9成,重症、危重症仅4例,无死亡病例。

2022年6月18日《China CDC Weekly》(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布论文,上海疫情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78%,咳嗽占19%,发热占4%,重症占0.065%。

虽然官方反复强调防疫政策放开后,感染率将达到80~90%,但是上述两组数据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依据上述两组数据,人们做出乐观决策:无需防备!结果随着防疫政策放开,新冠病毒排山倒海般汹涌扑来,局面惨烈!

最近我阅读了2022年6月7日中国英文版杂志《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发布的一篇论文,天津疫情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1.6%,咳嗽占37%,发热占30.2%,重症占0.5%。

广州数据的样本采集时间是冬季,上海和天津数据的样本采集时间是春季,三组数据的样本采集时气温差别不大。

我们把广州、上海和天津的三组数据按照最好场景到最坏场景依次排列。

 

无症状

咳嗽

发热

重症

广州

90%

   

4/162700

上海

78%

19%

4%

0.065%

天津

1.6%

37%

30.2%

0.5%

按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从最坏处着手,向最好处努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当时上述三组数据同时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那么,最坏场景——天津数据将成为大家决策的重要依据。因为80~90%的感染率,无症状仅占1.6%,这意味着每个人感染、发烧和咳嗽是大概率事件!

依据天津数据,药厂会立即加班生产治疗感冒药、退烧药和咳嗽药,居民家庭也会立即准备药品和家庭医疗设备,0.5%的重症率也会促使基础病患者为感染后可能加重基础病情做好充分的准备。

事实证明,最坏场景——天津数据大致相似于防疫政策放开后的真实场景。

目前,全国疫情尚未结束。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取消来华人员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我们不能排除传染力和毒性更强的毒株输入我国。各级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和居民家庭都亟需全面准确的数据为随后的防疫做好充分准备。

三年防疫,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有效的防疫大数据系统,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这个大数据系统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

我以北京健康宝为例。

例如,在北京健康宝设置“就医预约“栏目,患者在这个栏目填写看病问诊的主要项目。大数据系统依据问诊填写内容和患者地址,分配患者可选择的医疗机构和就诊时间,这首先避免了患者长时间排队等候,甚至奔波于各医疗机构之间,耽误救治。依据问诊填写内容,大数据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危重患者,及时安排救护治疗。同时,依据问诊填写内容,大数据系统能够按照三级诊疗原则快速合理地安排患者就医的医疗机构,在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更重要的是,依据问诊填写内容,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掌握疫情的实时数据,据此调度和增加医疗资源,并且及时公布疫情实时数据。企业和居民家庭根据政府公布的疫情数据,做好各自的防疫准备以及工作和生活安排。

防疫政策放开前,核酸检测是政府公布疫情数据所依据的基础数据。防疫政策放开后,停止大规模核酸检测。在基础数据转换之间,在一定时间段内数据缺失是不可避免的,是可以理解的。宁可官方不公布数据,也不能公布的数据与民众亲眼看到的事实相差甚远。无论任何理由,失信是万丈深渊!

三年抗疫,我们建立起完善的防疫大数据系统。防疫政策放开后,我们必须尽快利用防疫大数据系统为各级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和居民家庭做出正确防疫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

(刘姝威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知名音乐人心脏骤停送医!现场最及时的急救措施应如何做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倒地不起,疑似发生心脏骤停,最正确且最及时的急救措施应该是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或使用心脏除颤设备(AED)开展急救。

179 昨天 20:40

从大S到方大同,这些疾病不致命他们却为何走得突然

气胸的治疗非常平常,大多数人规范治疗后均可有效控制病情,方大同之所以走得早,可能与他体弱消瘦,免疫力低下有密切关联。

2594 03-01 23:52

中疾控报告最新猴痘疫情,首次监测到新变异株!传播力如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发现一起猴痘聚集性疫情,新疫情由2024年在非洲最先监测到猴痘病毒新变异株Ib引发。

958 01-09 20:40

读者寄语《第一财经日报》二十周年:给无力无助的人帮助和温暖

哪怕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它也能尽心倾听,发声,让人感动。正是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让人们了解到很多真实的情况,让很多当时像我一样觉得无力无助的人,获得了迫切需要的帮助,感受到温暖。

756 2024-11-15 14:11

新零售时代平台崛起,头部主播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到逐渐步入规范,直播电商的历程伴随大厂战略更迭、短视频平台崛起、头部主播更替,充满了变革与挑战,第一财经始终站在一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度解析,记录并解读行业的每一步发展。

30 2024-11-14 21:2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