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种植体首次集采告别千元时代,种植牙费用有望再下降!

第一财经 2023-01-11 18:27:44 听新闻

作者:林志吟    责编:陈姗姗

中标结果显示: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省级联盟集采在成都开标,从中标结果看,种植体价格进入千元以下时代,价格最低可至548元。

本次集采是在国家医保局指导和协调下,四川省医保局牵头形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采购联盟,采购产品以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各1件组成种植体产品系统,根据种植体材质,分为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共两个产品系统类别,并对各部件做出具体要求。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的最高有效申报价统一为2380元/套,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

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中标结果显示: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

第一财经记者从在集采现场人士拿到的中选价结果显示,这次有40款产品中标,高达33款产品拟中选价在千元以下,其中杭州民生立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四级纯钛产品系统中标价最低,仅有548元,相比2380元的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约77%。另外,拟中选价最高的是士卓曼(北京)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的四级纯钛产品,价格则为1855元。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种植牙社会需求较大,但种植一颗牙齿,动辄花费上万元,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在种植牙中,耗材价格占了一定的比例,其中种植体耗材价格可高达几千元。本次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挤出种植体的价格水分。

以往的集采是针对已经纳入医保的品种,如药品集采和器械耗材集采,但种植体仍属于医保目录外集采。另外,以往的采购主体通常是公立医院,而种植牙耗材的采购主体是民营医院,这一定程度也加剧了集采的难度。因此,这次种植体集采备受市场关注。

据显示:本次集采有1.4万家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占医疗机构总数的80%。

本次集采后,群众能以什么价格用上此次中标的种植体产品?

据省际联盟联采办负责人介绍称,在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分开计价收费,医用耗材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中选价格就是患者最终向医院支付的种植体价格。在民营医疗机构,口腔种植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允许民营医疗机构在种植体中选价格基础上加成一定比例。

有民营口腔医院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此次种植体中标价看,虽然价格有一定的降幅,但站在生产企业角度上看,仍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不过整个种植牙费用能否大降,接下来还要看医疗服务这块,后者占大头,尤其在公立医院,其医疗服务费用占比更高。

去年9月份,国家医保局在发布《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时曾表示,医疗服务部分的费用占种植牙整体费用比重较高,根据近期全国范围内登记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以各省份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为例,医疗服务部分的平均费用超过6000元,一些省市费用超过9000元,已经成为种牙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服务费用偏高的原因多样,既有项目设置不合理,过度分解,也有定价过高、巧立名目乱收费等。国家医保局也在明确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三级公立医院4500元左右。

目前,国家医保局表示,未来医保部门将做好集采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近期还将对种植牙过程中配套使用的牙冠耗材开展竞价挂网,同步落实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使种植牙服务的三类主要费用构成同步下降。通过多项措施协同发力,预计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种植牙费用综合治理结果落地实施,患者将全面享受到降价后的种植牙服务。

此次省际联盟联采办负责人介绍称,各地医保部门正在按既定目标同步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通过发挥公立医疗机构价格之“锚”作用,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合理定价。通过以上多项治理措施,预计种植一颗牙的整体费用(含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有望降低50%左右。

“伴随着集采进行,整个口腔行业迎来大的变局,行业的利润空间面临一定的压缩,但从长远来看,集采有助于提高种植牙市场渗透率。据我们估算,中国2022年种植牙颗数在四五百万颗左右,综合中国人口基数以及行业发展成熟阶段来看,预计未来一年的种植量可以高达2千万颗,从这看,整个行业还有很大的渗透空间。”上述民营口腔医院人士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