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举行“2023年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发布会。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将平稳运行,经济增长将呈现前后低中间高的倒“U”形态势。
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23年全年经济走势将呈现平稳发展,稳中有进、前后低中间高的倒“U”形态势。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将呈现波浪形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
2023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实质性调整,预计经济循环将有效加速,经济整体将持续稳定恢复,我国国际收支将总体保持平稳态势。预计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杨翠红: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呈现稳中有进、逐步恢复的态势。尤其是服务业的消费,聚集性的消费,我们很期待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多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居民消费预期的恢复,也会使今年消费将会上升为第一推动力。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根据往年数据,运用综合集成组合预测模型,共发布18个报告,涉及2023年中国进出口、国内物价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物流业、粮食产量等方面的预测。
国海证券指出,5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震荡调整,其中创业板指接连调整新低,沪指也在3200点附近反复试探,资金谨慎情绪主导市场。但在市场连续下跌后,部分涨幅过高、涨幅过快的品种风险已经有所释放,A股已进入底部区域。虽然市场信心还有待聚集,强势反弹上攻有一定难度,但A股有望呈现震荡筑底的态势,无须过度恐慌。
市场早盘延续调整,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超1%,创出1年以来新低。盘面上,水利板块开盘大涨。截至上午收盘,沪指跌0.14%,深成指跌0.39%,创业板指跌0.73%。市场延续调整态势,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在今天召开的2023搜狐科技峰会上,中科院原院长白春礼表示,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发展中,技术进步虽然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及经济社会等应用领域的深度融合,从而催生出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预计未来5-10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白春礼表示,未来应用系统将朝着“智能”的方向演进,体系平台间的竞争将成为角力焦点。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4月份70大中城市数据,70城商品住宅售价环比整体涨幅回落。业内指出,从4月70城房价表现来看,一线城市复苏相对较快。相对而言,二线城市分化较大,三四线城市复苏较慢。展望后续,市场将从强复苏转入弱修复阶段,预计5月市场大概率延续稳定运行态势,较4月波动幅度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