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发布会上指出,去年以来,全球能源供应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所以我国能源保供的压力明显增大。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序的应对措施,能源保供稳价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可靠供应是有保障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增产增供有空间。煤炭基础能源,这些年通过上大压小、增优汰劣,煤炭先进产能明显增加。电力的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现在全国的各类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了26亿千瓦,油气持续增储上产,现在我们原油产能提升到每年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能提升到每年2200亿立方米以上。
二是资源外购有长协。我国能源供应,特别是原油、天然气有一定比例的进口,这一部分会不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现货部分会受到影响,但是长协部分相对稳定。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律,主要通过长协锁定进口资源,比如天然气,进口的天然气大部分是通过长协来保障,这样可以有效管控和防范供需短缺和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三是重要品种有储备。这些年大幅度增加对储备能力建设的投入。现在天然气储备能力已经超过320亿立方米,采暖季前做到了应储尽储,现在采暖季已过半,储气库仍有可动用储气量200亿立方米。煤炭现在有5000万吨左右的政府可调度储备,电厂存煤,目前稳定在1.75亿吨左右的高位,可用天数达到22天,可以有效保障调峰顶峰的需要。
四是稳定价格有政策。能源价格稳定对保障民生和经济平稳运行意义重大,煤炭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电煤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逐步完善。居民用电用气严格执行政府定价,价格保持稳定。
五是应急保供有机制。统筹做好煤炭、天然气、电力、成品油等各种能源品种的互济互保,能源顶峰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需求侧负荷管理预案进一步完善,坚决做到非极端情形不限电、不限气,极端情况下限电不拉闸、限气不关阀,牢牢守好民生用能底线。
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
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水利等行业。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统筹衔接做好今明两年重点工作,早谋划、抓落实,扩内需、强实体,防风险、保民生,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约谈强调,有关地区节能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紧盯“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按年度按季度强化进度管理,分地市、分行业、分企业全面摸排能源消耗、投入产出、成本效益。要严格实施节能审查,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