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年投入100亿元 中国需要支持什么样的科学家?

第一财经 2023-01-16 19:33:20

作者:钱童心    责编:刘佳

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870亿元,占整体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6.5%;而发达国家基础科研的占比通常在15%至25%。

近期,腾讯公司最新的科研资助计划“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放榜,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领域的58位科学家成为首批获得资助的研究员。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将在未来10年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为200位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提供资助。研究经费直接奖励给人,实验类科学每人每年可获得最高500万元的资金奖励,理论类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300万元奖励,连续资助5年,也就是说,最高每人可以获得连续5年总计25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对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资助项目。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开创了国内民营资本资助基础科研的里程碑,也将有力地应对国内基础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用风投眼光选科学家

根据《2021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870亿元,占整体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6.5%。而发达国家基础科研的占比通常在15%至25%。

据一位参加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评选的研究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评选唯一的硬性指标是年龄,参选研究员的年龄不能超过55岁。而根据最终的评选结果,首批获得资助的58位研究员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平均年龄48岁,包括8位“80后”科学家,最年轻的38岁。

上述研究人员还称,在项目评审时,专家问及比较多的方向是关于未来的计划、研究的创新性和原创性方面的问题。

新基石研究员的设计对标美国HHMI(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选人不选项目”为指导,希望支持“最聪明、最有成就和最大胆的科学家”。

这也是中国民营资本“用风投的眼光去选科学家”的一次试水,与过去以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不同,新基石项目更多体现的是中国科学家的“眼界”和“品味”,考验评审人员的眼力。

按照风投的投资思路,十个项目中押中一个就是成功。但这也意味着投资机构需要有足够雄厚的财力“广撒网”。此前,中国前首富陈天桥也曾参照过HHMI模式,设立脑科学研究院TCCI,希望资助脑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不过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腾讯作为上市公司,在资金方面确实能更从容地大手笔投入,陈天桥的资助全部是由个人出资,这是一个最大的不同。但两者都是希望把钱给到最优秀的科学家,创造出全球顶尖的科研成果。

目前,关于新基石基金会的具体运营模式并没有详细的介绍,而已有70年历史的HHMI模式可以提供参考。HHMI既有大量的捐赠,又有投资和知识产权的转化,这些转化后产生的利润会回到研究所资助更多的研究。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家?

美国科研资助模式能够在中国走通?中国需要支持什么样的科学家?对此,“新基石”科学委员会的的几位主要牵头人都提到了让科学家“自由探索”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公开表示:“雄心勃勃、年富力强、敢于担当、敢于在人类未达之境中全力以赴探索,这就是我们要支持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科学委员会委员潘建伟表示:“原始创新是基础研究中最难的工作,自由探索难以预测、难以规划、风险极高、耗时漫长,往往不容易得到稳定资助。”

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新基石”科学委员会委员谢晓亮表示:“新基石项目的设置标准是为了科学家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科学研究,不必为寻找资源疲于奔命。”

“新基石”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袁钧瑛也表示:“原创性基础研究的难点都是在它的无穷的自由度,怎么知道哪个方向能够出现真正重要的基础科学发现?我们需要有眼光,远见和创造性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实际上国家在科研方面也投了不少钱,但是因为在各个层次搞重复建设把资源分散了,关键是如何把资源集中起来产生更大的效益。”

马大为认为,基础研究需要一部分已经在各自学科上站到很高的高度的科学家去探索更有品位的课题,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科研经费如果过多地平均化,或者是让科学家都为明天的生计发愁,那么是不可能做出很多有原创价值的成果的。”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所以需要有力量去推动一些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做非常创新的东西。”

“5年资助2500万,对于基础研究来说,是比较充裕的。”另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个项目的初衷也是为了支持能够心无旁骛做高风险自由探索研究的科学家。”

但上述院士提到,如果一些获得支持的科学家已经承担了例如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任务,那么可能会分散精力,无法完全地进行“自由探索”。

也有科学家认为,一年500万的经费支持,对于要维持一个对标国际的科研团队而言并不够。“在国内,要真正支持一个稳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团队,一年可能需要600万元至800万元的经费支持。”一位参与过项目讨论的科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