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陆续公布2022年经济运行数据,最新的全国(不含港、澳、台)GDP十强城市排名出炉。
十强分别是:上海(44652.8亿元)、北京(41610.9亿元)、深圳(32387.68亿元)、重庆(29129.03亿元)、广州(28839亿元)、苏州(23958.3亿元)、成都(20817.5亿元)、武汉(18866.43亿元)、杭州(18753亿元)和南京(16907.85亿元)。
根据最新排名,北京仍是十强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与上海双双站稳4万亿台阶。深圳继续独占GDP3万亿档。成都首次突破2万亿。全国GDP“两万亿俱乐部”城市扩员至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和成都。
从增速来看,十强城市中只有武汉和深圳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武汉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深圳同比增长3.3%。
对比2021年数据,10强城市的GDP排名主要有两大变化:重庆首次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武汉超过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重庆能够晋升到全国第四,实现历史性突破,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视。
去年,重庆规模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75万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四位。特别是规模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近5年平均增长12.5%,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液晶显示模组、服务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去年分别增长1.4倍、40.1%、31.8%、21.4%、19.5%。
为唱好成渝“双城记”,重庆去年加大两地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建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达到354个,水利、城建、铁路、民航投资分别增长28.7%、11.1%、49.0%、34.4%。
受疫情影响三年之后,武汉再次反超杭州,重回全国第八,但经济总量与杭州并未实质性拉开距离,两座城市2022年GDP仅相差113亿元。
两座城市各项经济指标不分伯仲,武汉的优势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上,增幅分别比杭州高出4.7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杭州的优势在消费和现代服务业上,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武汉多出358亿元。
实际上,在疫情之前,武汉的追赶对象是成都,2019年武汉距离追上成都仅一步之遥,两城GDP只相差112亿元,三年后,武汉与成都之间的差距已被拉开至1951亿元。
新的一年,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各地都在火力全开地拼经济。根据各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增速,全国10强城市中今年或有9座的GDP总量将突破2万亿,前五强城市将全员迈入GDP“三万亿俱乐部”。
广州全市蚊媒风险等级处于中风险。北京街道、景泰街道、光塔街道、登峰街道、大石街道、桥南街道、南岗街道、石楼镇等被评定为高风险区域。
当前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处置关键窗口期,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工商注册完成,注册资本200亿元。
此次考察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城市在推动技术变革与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方面的实践路径,为人工智能赋能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经验与国际参考。
单户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符合一定条件及规模的可提高至5000万元。利率原则上不高于4%,最低可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