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还将在哪些方面继续更新升级?市大数据中心主任邵军今天在民生一网通“2023数字上海新风景”访谈中介绍,“一网通办”今年将继续向社会化服务拓展、赋能,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让政务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
今年,“一网通办”将继续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对新技术应用的敏锐度。针对近来热门的“ChatGPT”,市大数据中心正积极会同国内相关企业开展技术研究,持续跟踪,挖掘相应应用场景,在守牢数据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推动这项新技术尽快与“一网通办”服务相结合,让“一网通办”服务更智能、更贴心。“比如‘随申办’上的智能客服‘小申’和智能搜索功能,就非常适合运用这项技术来进行提升。”邵军介绍,目前市大数据中心正进行技术对接,未来有望推出相关服务。
“随申码”也将继续转型升级。“随申码”自上线起就被定义为“市民企业服务码”,其应用场景目前已涉及看病就医、地铁公交扫码出行,以及东方明珠等本市部分景点扫码预约等。今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拓展“随申码”服务功能,推动“随申码”向“城市码”转型。
此外,今年本市还将推动“随申办”移动端企业云建设,优化惠企政策推送、利企项目申报、营商环境互动等功能,同时进一步将“一网通办”服务范围向长三角延伸,构筑全周期、全领域、全渠道的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市民的满意度。
百度推出外贸企业AI扶持计划;全球首个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镜观”在沪亮相;OpenAI宣布ChatGPT自4月30日起升级至4o版本。
怎么才能用好如今“百模大战”之下各种层出不穷的AI模型?关键就是要分清楚它们所处的层次,以匹配你想达到的目的。
在一份宣传资料上记者看到,这家公司将个人用户分为9种类型,个人标签达到3800项,网站2亿多个,互联网品牌6万个,每日处理数据量达到了100亿条。
信用的力量正在重塑交通行业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