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视频调度会,传达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鉴定要求,通报工作进展,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列为重点工作。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对种质资源保护鉴定提出的新要求,要充分认识其在推动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加快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切实把精准鉴定工作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
会议指出,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2021年,农业农村部以查清国家库圃长期战略保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可利用性为目标,启动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制订了总体方案和大豆、玉米等48个分作物实施方案,建立了“鉴定对象、方法标准、人员队伍”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对首批7.6万份资源开展了基因型和表型鉴定,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和基因并用于育种创新。
会议要求,要聚焦稳粮扩油、提升单产等农业生产急迫需求,重点挖掘高油高产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密宜机玉米、耐盐碱作物等优异种质。依托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搭建一批国家资源精准鉴定和基因挖掘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精准鉴定和共享利用同步推进,促进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及国家库圃各作物精准鉴定负责人等600余人参会。
印度称,美国征收的关税总额将达7.25亿美元,新德里将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相同金额的关税”。
如何在减少环境损害的情况下喂饱全世界?
预计今年广东荔枝较正常年份增收三成。
本次主题展览围绕能源转型关键技术、低碳交通技术成果、循环经济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节能增效创新应用方案、绿色金融和认证等相关服务,以及绿色消费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核心板块展开。
这次普查在摸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进行调查,将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