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7日举行的“2023年上海商务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华源表示,2022年是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上海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和经济恢复重振攻坚战,有力有效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一是经济运行稳步回升。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消费市场逐步复苏,外贸、外资再创历史新高,上海仍是外资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二是城市核心功能持续巩固。全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近3000万亿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口岸进出口总额10.4万亿元,服务进出口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1.1%,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加快布局。
三是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浦东引领区“王牌”作用更加凸显,临港新片区制度型开放体系加快形成。第五届进博会安全、精彩、富有成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加快建设。总体来看,上海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华源表示,未来,上海将做到四个“继续坚持”:继续坚持高水平开放,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继续坚持优化服务。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提出,2022年,上海商务情况呈现四方面鲜明特点:一是扩大开放红利持续释放,二是扩大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三是对外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四是双向投资持续提质增效。2023年,上海商务工作将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更大力度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二是将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三是将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四是将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让上海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
价格调控思路上,也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
对外贸企业而言,原本竞争激烈、开拓成本较大的内销市场,如今迎来了加速试水、加码投入的契机。
若干举措的出台实施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为服务好境外采购商、全球展商,广东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组成合力,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为稳外贸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金融动能。
一季度全国省份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为下一阶段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增多的挑战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