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顶层规划出炉,A股概念股大涨。
截至2月28日收盘,通信服务、大数据、网络安全等相关概念股集体大爆发。众合科技(000925.SZ)、恒久科技(002808.SZ)、华脉科技(603042.SH)均一字涨停。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电信(601728.SH)获资金大幅抢筹。
消息面上,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资金投入方面,《规划》要求保障数字中国建设的资金投入,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鼓励引导资本规范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构建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投融资体系。
川财证券认为,数字经济通常是指数字技术被应用于经济环境、社会生活和各类产业中。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通过数字技术为众多行业赋能,实现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服务效率。
但当前数字经济对于实体经济赋能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川财证券认为,未来国内数字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到2025年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具体到产业层面,国新证券认为,规划在组织、考核、资金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数字中国建设进程有望加速,政策的引导利好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需求,包括硬件如IT设备、IDC、芯片、运营商等,基础软件和相关应用软件等。
从投资维度看,中信证券建议,关注与底层算力、数据要素相关的数字基建板块,与数字经济场景密切相关的信创以及基础软硬件板块,以及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和AI等新技术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司等。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而大数据的底层是云计算。数字经济目标是以安全可控为基础构筑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国新证券也提示称,需警惕政策落实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足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江北在少数民族区域Katzie First Nation做土地开发和规划管理工作,这里只有不足1000名部落居民。
202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占到了全国就业人员的27%,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银行领域,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崭露头角,正逐步成为创新业务的得力工具。它既能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银行带来全新的业务模式。不过,银行在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仍面临技术瓶颈、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难题。接下来,本文将深度剖析人形机器人在银行领域的发展前景、带来的变革,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值在GDP中占比将越来越高,它将改变传统GDP的核算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