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3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9%,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接近50%荣枯线。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以上;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上升,但仍在49%以下;欧洲制造业PMI结束连续3个月上升走势,较上月小幅下降,仍在50%以下;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明显下降,降至50%以下。
综合指数变化,2023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上升,且接近50%,显示全球经济呈现初步趋稳回升迹象。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回升是全球制造业初步趋稳的主要动力。从各个区域变化看,全球经济趋稳态势仍有待观察。美洲制造业和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一升一降,均在49%以下,美洲和欧洲经济复苏动能仍相对偏弱;受能源危机和通胀等因素影响,非洲主要国家制造业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制造业PMI较上月大幅下降,非洲经济波动性加大。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回升,主要是前期政策效应释放,加之疫情缓解防控政策优化,边际效应放大,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待进一步巩固。
受制于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仍不牢固。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的退出对全球投资和贸易影响将继续发酵。持续加息政策对通胀抑制作用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国家通胀仍在高位,全球通胀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影响有所加剧。
在疫情不再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主要因素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需要抑制地缘政治冲动,继续加强经济协作,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培育全球经济需求内生动力,共同实现全球稳定复苏。
6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
工信部制定印发《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提出14项重点任务。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鼓励早期投资、创业投资加大对制造业计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未来几年内,印度GDP有望挤进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