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3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9%,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接近50%荣枯线。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以上;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小幅上升,但仍在49%以下;欧洲制造业PMI结束连续3个月上升走势,较上月小幅下降,仍在50%以下;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明显下降,降至50%以下。
综合指数变化,2023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上升,且接近50%,显示全球经济呈现初步趋稳回升迹象。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回升是全球制造业初步趋稳的主要动力。从各个区域变化看,全球经济趋稳态势仍有待观察。美洲制造业和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一升一降,均在49%以下,美洲和欧洲经济复苏动能仍相对偏弱;受能源危机和通胀等因素影响,非洲主要国家制造业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制造业PMI较上月大幅下降,非洲经济波动性加大。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回升,主要是前期政策效应释放,加之疫情缓解防控政策优化,边际效应放大,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待进一步巩固。
受制于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仍不牢固。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的退出对全球投资和贸易影响将继续发酵。持续加息政策对通胀抑制作用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国家通胀仍在高位,全球通胀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影响有所加剧。
在疫情不再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主要因素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需要抑制地缘政治冲动,继续加强经济协作,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培育全球经济需求内生动力,共同实现全球稳定复苏。
加快建设5G网络、光纤网络、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探索建设数据综合业务网。
加快突破工业母机、关键原材料、机器人、光电子、高端软件等核心领域,精准补齐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五基”短板。
3月份,受上月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有所回落,景气水平仍为近两年次高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PMI高于上月。
1-2月份,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规模同比小幅收缩,出口呈下降态势,企业效益下滑明显,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到2025年,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机制基本形成,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