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慢复苏隐忧如何解

第一财经 2023-03-06 21:36:44

作者:缪琦    责编:姚君青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态势,但不同消费行业的表现存在差异。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和放开,作为促进经济恢复基础的消费存在较大反弹空间,也因此被寄予厚望,成为今年全国及各地政府的首要任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过去一年里,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我国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其中,针对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基本稳定。

经过艰苦努力,当前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

然而,虽然整体企稳向上,部分接触性服务业消费场景也已有明显改善,但消费市场总体而言仍然呈现较为缓慢的复苏态势。背后的隐忧如何解,也成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后的关键议题。

不同消费行业存在差异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态势,地区间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跨省出行和旅游大幅提升,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迅速回暖,叠加春节、元宵等我国传统假期,年初消费实现了“开门红”。

3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当前一些制约消费释放的不确定因素正在逐步消除,随着消费潜力的快速释放,上半年消费领域主要指标增速有望逐步回升。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今年消费形势的预判。

但在大趋势下,不同消费行业的表现存在差异。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告诉第一财经:“在去年消费市场遭遇较长时期的强抑制之后,人们对于疫情放开后的强复苏有‘理想性’预期,而目前现实的状况是消费市场总体呈线性慢复苏态势。”比如文旅、餐饮、会展等行业相对而言活跃度较高,而住房、汽车等大宗类消费恢复较为缓慢。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受去年年底“乙类乙管”防疫政策调整的利好带动,在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冲击的消费总体恢复势头向好,但内部差别较大。其中,服务消费恢复速度快于商品消费,旅游、餐饮等领域表现尤为亮眼。

对于汽车、房产等大宗商品消费低迷,曾刚认为,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收入预期、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刘功润看来,当前的复苏进度具有现实合理性。一方面,居民增收不及预期,势必影响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消费心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随着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消费的景气指数也会攀升,但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大。

锁定几大关键词发力

作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后疫情时代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也有望迎来更多利好政策。

“今年的关键性经济动能非消费莫属。”刘功润表示,受到疫情冲击影响,投资一度承担了稳经济的重要基石,进出口贸易目前依然遇到阻力,唯有消费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统一大市场的优势,进而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力量。为此,推动消费复苏,已经成为中央到地方的共有之识,所以促消费的政策性利好因素会增加。

事实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次被强调。在确保“优先地位”的同时,居民收入、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也作为今年推动消费复苏的关键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3月5日的“部长通道”上提出,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扩大消费,而扩大消费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制造业“三品”行动,就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早在1月19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就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在3月1日召开的全国消费促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盛秋平进一步提出,针对2023年消费促进工作,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稳住汽车、家电家居和生活服务消费等传统消费;二是培育电子商务、品牌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三是办好消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四是改善消费条件,释放消费潜力;五是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基本消费;六是健全体制机制,夯实促消费工作基础。

刘功润表示,要推陈出新,在消费新需求上做文章,比如最近各大县市的文旅局长纷纷现身线上,为当地特产和文旅资源“带货”,不失为一种创新推介手段。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的研报也提出,今年消费领域应把握结构性机会。一是具备较强复苏弹性的行业,例如出行、旅游、餐饮以及其他接触性服务业。这些行业直接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根据节后的数据也已经明显看到复苏的迹象,全年来看预计增长将较为强劲。二是周期反转和政策反复提及的行业,包括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等,这些行业将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

除了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的结构性机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始终是消费复苏的根本动力。

“老百姓的收入受影响,信心基础就不会牢靠。”曾刚说,要让消费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就要持续让老百姓有钱赚,稳住就业、提高收入,并且给予创新发展的空间。而增强企业活力、增加国民收入、强化国民消费信心、优化消费政策措施,仍然是我国刺激消费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方磊表示,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对大宗消费提供补贴、减少经营活动税收等方式来刺激消费者信心和改善消费企业的经营预期。通过放松部分限制性政策、打造新型消费场景等举措,以及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消费信贷领域发力,也有助于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从中期来看,收入预期才是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决定因素,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更重要的措施,比如通过优化就业政策、提供更多专业性职业教育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等方式。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提出,如何更好地扩大消费需求,有几个抓手。首先,要创设新的财政直接转移支付给居民部门的工具,特别是对那些因疫情受到损失的群体、特定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以及中低收入的群体发放一些补贴,这将为短期内稳定消费的基本面带来较大的直接帮助。其次,要下大力气继续稳定房地产市场,迅速扭转过去一两年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颓势,“稳定房地产市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对于扩大消费也有直接的帮助”。再次,要大力繁荣资本市场,“去年年底以来,资本市场已经走出了一个比较明确也比较喜人的行情,它不仅是一个融资的市场,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创造的市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