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非常好的技术,但仅仅停留在虚拟货币这样一个问题上,会因为比特币、以太币交易出现投机性问题,给它带来很多的污名化,而区块链是一定要应用上去的。”
202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3届年会于3月17日-19日召开。在18日下午举办的“数据经济与数据治理”分论坛上,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出现在了观众席。作为在传统房地产行业打拼30多年的“老将”,他以区块链技术为例,公开表达了对“数字经济”的看法——“现在的数字经济,必须和实体经济相融合。”
2020年,王石进入碳中和这个新赛道,并创立了“碳中和社区”。王石表示,碳中和社区分为三块内容,其中之一就牵涉到碳汇资源管理,而碳汇资源管理需要实现可溯源、不可更改、可比较、可计量,最后可以交易。区块链能够帮助实现这些目标。
数字化经济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王石说:“刚刚一位嘉宾的说法,和国外相比,中国很多数字化领域走在前面。我可能在80%的层面同意这个观点。也就是在应用场景上,我们不是弯道超车。过去,(中国)可能连基础设施都没有,但对于很多新的技术,我们可以马上应用上来。”
王石在亚布力论坛上发言 吴斯旻/摄
2024年,中国的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达到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价值实现,进而赋能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正处于智能化变革的浪潮之中。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科技高地的焦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制造业亟待升级、教育需求多元化,这些社会现实为其发展提供了沃土。从国际看,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抢占人形机器人市场份额,试图主导产业走向;国内政策大力扶持,资本涌入,产学研紧密合作,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竞赛悄然展开,它承载着提升生活品质、变革产业结构、彰显科技实力的重任。
202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占到了全国就业人员的27%,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银行领域,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崭露头角,正逐步成为创新业务的得力工具。它既能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银行带来全新的业务模式。不过,银行在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仍面临技术瓶颈、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难题。接下来,本文将深度剖析人形机器人在银行领域的发展前景、带来的变革,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