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事件之后,拥有百年历史的瑞士信贷被瑞银收购,引发全球市场对于银行业危机扩散的担忧情绪。
“过去一个星期,国内投资人问我们最多的问题是,现在跟2008年相比有什么异同?全球金融市场会不会出现像2008年那么大的危机?”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现阶段看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在当天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刘劲津提到,总体而言,目前全球金融风险与2008年的可比性不高,比当时的风险低很多。
基于多方面原因,他给出上述判断。例如,2008年时美国市场存在较大的房市泡沫,同时,美国当时的居民部门、银行系统杠杆率均较高。并且,当时美国监管部门的反应相对较慢。
不过,刘劲津也指出,美国中小银行仍存在一定压力,投资错配问题较为突出。
那么,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之后,国内银行股是否值得担忧?
刘劲津认为,相关风险外溢到国内的概率较低。目前国内银行对PE或高科技企业的贷款比重相较美国市场偏低,仓位也相对较低。除此以外,数据显示,国内对美国银行的敏感度与2008年相比偏低。
除银行业情况外,近期,投资者对于布局“中字头”个股也较为关注。
“现在海外投资者,同时也有国内投资者在问,他们应该怎么看中国股票,怎么布局中国的股票?”刘劲津提到。
其中,A股市场方面,2023年开年以来,“中字头”板块呈现持续上涨行情。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等话题再次受到普遍关注。
“海外投资人对此反应是很大的。过去一个月,很多海外投资人来问我们对国企估值怎么看,国企范围里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标的。”他说。
不过,目前部分海外投资者尚未形成明确的投资决策。“比如有些在国内A股创了新高的股票,其实不在MSCI中国指数里面,这也限制了海外投资人参与国企改革主题的情况。”
刘劲津认为,目前,国企板块中,部分个股所属领域基本面表现较好,但从估值来看仍一定程度偏高,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个股基本面是否匹配估值溢价等情况。
将MSCI中国和沪深300未来12个月的目标值上调至78点和4400点,对应潜在上升空间为7%和15%。
科技是主线,新消费为支线。
在美股芯片股大跌之际,台积电此次财报最受市场关注的是资本支出和业绩指引。
①高盛预计今年美国逼近零增长 通胀大幅走高 对美元非常悲观;②销售业绩不及预期 奢侈品行业领头羊LVMH跌近8%;③Meta反垄断案开庭 收入引擎Instagram和WhatsApp面临分拆风险。
①花旗随华尔街同行看淡美股 美股趋势逆转 高估值承压;②高盛、瑞银、小摩齐发报告看涨 黄金:避险需求与货币属性共振;③高盛一季度股票交易收入创纪录 但投行收入同比下降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