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光明乳业(600597.SH)率先公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受到疫情影响,当年第三、四季度光明乳业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同比减少约106%,导致全年净利润下降近4成。业内看来,2023年1、2月份国内乳制品线下和线上消费市场恢复良好。
财报显示,2022年光明乳业实现收入282.1亿元,同比减少3.4%,实现净利润3.6亿元,同比减少39.1%。分季度看,光明乳业上半年实现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了1%,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了7.8%。但第三、四季度,光明乳业净利润下滑较为明显,其中第四季度收入68.3亿元,同比减少了4.5%,净利润为亏损880.3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约1.5亿元。
从分产品看,光明乳业2022年液态奶收入为160.9亿元,同比减少5.9%;其他乳制品收入80亿元,同比减少5.7%;牧业产品实现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了15.3%。
在业内看来,光明乳业业绩主要是受到下半年的疫情冲击影响。
2022年第三季报公布时,光明乳业单季收入就下降了10.5%,净利润同比减少52.2%。国海证券研报显示,三季度全国多点散发的疫情及居民消费力不振等对光明乳业主营液奶业务带来挑战。其中,以订奶入户为主的直营业务环比恢复明显,但由于疫情对商超、KA 渠道的人流量影响较大,导致经销渠道下滑明显。
近期三元股份也公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约为2400万元到3600万元,与上年同期减少86%到90%。而对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三元股份表示,一方面是受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上涨导致畜牧板块利润大幅下降有关;同时,乳制品业务及投资板块餐饮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导致利润同比下降。
2022年对于国内乳制品企业而言并不轻松,受疫情影响,2022年1-12月国内乳制品产量为3117.7万吨,同比增长2%,增速较2021年同比增长9.4%大幅放缓。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对北京部分超市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乳制品消费已经恢复正常,特别是在2023年春节期间,据超市工作人员反映,牛奶销售较往年还有明显增长。
民生证券研报也显示,2023年1月,受到春节返乡带动线下消费影响,当月乳制品线下商超渠道实现销售额218亿元,同比增长12.8%。同时淘系数据显示,2月线上渠道液态乳制品实现销售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4.9%。预计随着原奶产能加速释放叠加下游需求稳步复苏,行业竞争趋缓,利好下游乳企业绩释放。
乳企对后续市场恢复较为乐观,行业内卷进入拼内功阶段。
原奶的阶段性供给过剩问题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5月19日,国轩高科发布了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采用了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值得一提的是,启晨电芯可以做到18分钟快充,在不使用三元材料的情况下,能实现1000公里续航。国轩高科的这一新产品能不能代替三元锂电池?今天上午,第一财经记者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致电国轩高科。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该电池与三元锂属于不同类型的电池,是否能替代需要观察市场选择。但在性能方面,该电池的安全性超过三元锂,未来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技术产品。
乳制品行业长期需求增长逻辑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