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424亿吨,同比下降1.0%。
2023年2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10万吨,同比下降11.9%;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066亿吨,同比提高3.0%;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050万吨,同比下降12.6%;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24.9%;中东粗钢产量为350万吨,同比提高11.5%;北美粗钢产量为830万吨,同比下降5.5%;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640万吨,同比下降21.3%;南美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下降3.1%。
钢企出口后续动力不足,中国约95%以上的钢材都是保障国内需求,出口量短期波动对整体市场影响有限。
下游行业的恢复程度,也决定着不同钢材品种的供需转变。
“碳关税”征收的行业覆盖范围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及氢。
钢协呼吁钢铁企业应认真分析市场变化,要加强自律,坚持“三定三不要”原则,采取措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不能把资金沉淀在库存上,主动减产,共同维护钢铁市场平稳运行。
上海钢联4月14日发布的我的钢铁网系列大宗商品每周现货价格指数: 铁矿石指数118.55美元/吨,比上周跌0.88%;螺纹钢指数4038元/吨,跌1.54%。 电解铜指数70259.47元/吨,涨2.05%;铝锭指数18741.50元/吨,涨0.20%。 水泥指数 468.58元/吨,跌0.89%; 成品油指数138.67,涨2.15%;天然气指数111.38,涨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