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多个成员国宣布,将从5月开始削减石油供应量,总减产幅度超过100万桶/日。沙特能源部官员强调,这是一项预防措施,旨在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
媒体分析认为,此次欧佩克协同减产出乎意料。此前有消息显示,为了应对石油市场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欧佩克最可能的行动应该是维持现有的产油目标不变,即继续维持去年10月推出的200万桶/日减产计划。
此次新一轮的产能削减将从5月开始,其中沙特决定减产50万桶/日,伊拉克减产21.1万桶/日,阿联酋减产14.4万桶/日,科威特减产12.8万桶/日,阿曼减产4万桶/日,阿尔及利亚减产4.8万桶/日,哈萨克斯坦减产7.8万桶/日。同一时间,俄罗斯也表示将该国50万桶/日的削减力度延长至今年年底。
澳新银行高级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表示,每天额外减产110万桶可能是欧佩克短期内支撑市场的临时措施,当市场度过这段疲软期时,他们可能又会对减产做一些回调,同时他也认为欧佩克“一定会保持对供应的整体限制”。
受消息影响,油价在本周开盘大涨,WTI原油期货一度飙升8%。
突发!多个产油国宣布减产 原油开盘大涨8%!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由于国内天然气产销量增加带动相关经营利润增长,中国石油成为“三桶油”中唯一实现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的企业。
公司高层称,若国际油价续跌,对于公司来说或是较好的并购机会。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国际形势,以及技术专长和管理能力,寻求调整和优化油气资产组合的机会。
“对等关税”下,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受损在50万桶/日左右,2025年国际油价主流运行区间将下移至60-70美元/桶。
报告说,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对石油需求的预期影响。
特朗普称美国随时都可能决定对俄罗斯的石油征收25%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