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国新办就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快落实各项促消费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以及商务部开展的商务大数据对3月上旬和中旬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监测情况来看,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的态势。主要呈现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商品消费提档升级。1-2月,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金银珠宝、家具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5.9%和5.2%;消费品进口额增长2%左右。从海南情况来看,一季度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达169亿元,同比增长18%。
二是服务消费明显回升。3月份,全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2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北京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盈门,收入增长20%以上。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3.5%,海南等地的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
三是线上消费平稳增长。1-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5.3%。快递业务量达到164亿件,同比增长4.6%。
四是线下消费逐步回暖。各地步行街、商圈客流量明显增加,市场销售持续回升。3月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6%,持续回升。1-2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零售额同比增长10%、5.5%和3.6%。
五是城乡消费同步恢复。城市商业加快提升,1-2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5%。江苏、河南、湖北、四川是消费大省,社零总额增长都超过4%,对全国的消费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徐兴锋表示,下一步,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供给结构不断优化,预计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价格调控思路上,也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便利境外旅客在华购物,扩大入境消费。”
提振消费不仅是短期经济修复的抓手,更是长期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报告提出,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不是一次性的,要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