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座谈会,交流各地做法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专家和地方的意见建议,部署今年示范推广工作。
2022年,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年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遴选了一批适宜品种,集成了一批技术模式,配套了一批专用机具,培养了一批种植能手,大部分田块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圆满完成了示范任务。
会议强调,目前全国带状复合种植正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各地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确定区域,加强分类指导,紧盯关键环节,落细关键措施,稳步提高示范推广成效。一要落实面积。督促示范任务落实,推动资金技术落地,打牢示范推广基础。二要优化模式。以县为单位推介一批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品种,优化确定1—2个田间配置模式。三要调配机具。加强机具调配,做好机具检修,抓好机手培训,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四要加强指导。组织专家包片蹲点,开展技术服务,抓好技术培训,指导农民落实技术措施。
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提升网络消费质效。开展产销区域合作,加强协作帮扶促消费。
进一步强化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健全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机制,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据监测,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比上个月降低了0.8%,预示着7、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
专家称,替代、减量和增产是中国大豆市场维持健康发展的三个核心思路。
建成一批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智慧管理的家庭农场或标准化养殖场;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粮食用量占比降至60%左右,其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