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统计,一季度,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已经有79家公司陆续终止IPO,相比去年同期的68家,增长16%。针对IPO终止数量有所上升,有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从企业层面而言,全面注册制推行下,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北交所进一步明确板块特色和定位,部分企业综合考量业务结构和板块匹配度后,选择“撤单”重新申报IPO;从监管层面来看,一季度,随着监管层对拟IPO企业现场检查及对保荐机构现场督导工作的有序推进,部分业务实力不强、信息披露质量不佳的拟IPO企业知难而退。(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罕见回应市场传闻,明确IPO不存在“关闸”、再融资“关闸”,上市门槛也没有提高。
近期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证监会、交易所IPO受理、审核、注册等相关工作没有暂停,不存在IPO“关闸”的情况。
“同仁堂”商标是津同仁IPO道路上无法回避的话题。
“Arm代表了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即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但目前整体IPO市场是相对低迷的,不知哪种因素会更占主导地位。”
证监会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打击“绕道式”减持,证监会鼓励相关上市公司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减持锁定期,这些都能有效减轻当前市场资金面压力,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有望推动市场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