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跨国企业撤出中国?麦肯锡:下一个增速引擎依旧在中国

第一财经 2023-04-11 20:24:29 听新闻

作者:张苑柯    责编:杜卿卿

“能否成功应对这一挑战,决定跨国公司下一时代发展。”

“现在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重新评估他们与中国市场的关系,”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表示,若要把握住中国市场机遇的同时管理好各方面风险,跨国公司需要重新规划在华战略。

4月11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跨国公司的中国要务:新机遇、新风险、新布局》(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1990至2019年,中国实际GDP的年均增速接近 10%,为全球贡献了超过1/4的GDP增长,全国家庭平均收入从大约750美元增长到1.3万美元。蓬勃向上的市场如磁铁般吸引跨国公司涌入中国,渴望分享增长红利。跨国公司在华员工人数一度达到1600 万,为中国贡献一半以上的出口。

近年来,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紧张、全球通胀以及地区冲突等因素正重塑世界,跨国公司也在调整全球业务布局,并重新评估他们与中国的关系。在华跨国公司面临一个紧迫问题:如何在应对日益复杂的风险同时,继续享有中国市场机会。

在麦肯锡看来,能否成功应对这一挑战,将决定跨国公司下一时代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目前占全球GDP的18%,与整个欧盟相当,仅次于美国的24%。在人工智能、 先进网络和太空技术等高精尖技术领域,中国也逐渐跻身领先行列。中国的气候转型需要投入数万亿 美元巨资,这有望带来可观的商业机遇。中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品生产国之一,太阳能面板和电动汽车电池元件都是它的优势领域。

但是,最近的调查显示,将中国列入三大重点投资市场的美国跨国公司,已经从2010年的77%减少到2022年的45%。尽管许多跨国公司仍在继续投资中国,但其中一些还是缩减了在华业务规模,或者将部分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还有一些甚至彻底退出中国。

关于跨国公司退出的原因是多元的,麦肯锡认为,可以从自身发展速度,和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差之间找到答案。他们中的“业绩突出者”和“业绩落后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在2010至2021年间增长最快的跨国公司,这段时期最后两年的年均收入增速达到20%——快于前9年的16%。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中的“业绩落后者”的机会却越来越少:2010至2021年间收入萎缩速度最快的跨国公司,在疫情开始后的收入减少速度更甚以往,从每年缩水3%,扩大至5%。

而且,在许多行业里,中国本土企业也更加积极地扩大市场份额。比如,过去10年,本土企业在便携电子产品、食品杂货和5G基础设施领域夺取了20至40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2013至2021年,中国大型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增长速度达到“财富500强”外企的3倍左右。在麦肯锡2021年对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研发高管进行的调查中,有6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产品开发环境和能力至少已经可以比肩全球一流产品开发中心,或者有望在5年内比肩。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纷纷反思在华战略。麦肯锡认为,中国是全球范围内,为跨国公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的最大土壤之一。而跨国公司在思考“是去,是留?”这一问题前,至少要先搞清楚另外两个问题。

首先,这背后牵扯多大的利益? 比如,在汽车、奢侈 消费品和工业设备等行业,中国占全球市场的25%至40%;身处这些行业的公司能承受错过中国市场的机会吗?

类似地,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或从中国研发设施中吸收重要成果的企业,能承受离开中国的影响吗? 即使选择离开,他们又该如何在其他市场应对中国竞争对手?

“当全球投资者和企业家寻求增长机会时,大家都好奇:下一个‘中国’在哪里?”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Joe Ngai)称,“如果你正在寻求增长,那么我们的答案非常明确,下一个‘中国’,在中国”。

“地缘政治紧张、人口老龄化和债务水平高企等风险在上升。”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林桂莲(Kweilin Ellingrud)表示,“中国正加强在收入分配(在“共同富裕”主题下)、可持续发展和科技领域的监管布局,那些希望在华成功的跨国公司需予以关注、并积极适应这一动态变化”。

“中国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梁敦临(Nick Leung)表示:“随着中国本土公司发展壮大,越来越多本土公司正在地区和全球层面与跨国公司竞争。跨国公司需要大胆行动、改变运营方式。”

面对本土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一系列其他风险,跨国公司正认真思考,如何降低在华业务风险。报告认为,只有在资本和所有权、供应链、创新、品牌、人才、技术和数据这六大领域做出明智选择的跨国公司,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上述每个领域都存在一系列战略选择。”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院长成政珉(Jeongmin Seong)说:“例如,在供应链领域,他们需要决定是否采取‘在中国、为中国(in China, for China)’战略,还是构建区域供应链,亦或仅将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做出合适选择或许并非易事,但对未来成功至关重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