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调整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一、自2023年7月1日起,列入《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的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技术要求》等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由具备资格的机构安全认证合格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或者提供。
具备资格的机构是指列入《承担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认证和安全检测任务机构名录》的机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更新《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承担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认证和安全检测任务机构名录》。
二、自2023年7月1日起,停止颁发《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简称销售许可证),产品生产者无需申领。此前已经获得销售许可证的产品在有效期内可继续销售或者提供。
三、自2023年7月1日起,停止执行《关于调整信息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要求的公告》(原国家质检总局、财政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第33号)和《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质检总局 认监委关于信息安全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通知》(财库〔2010〕48号)。
四、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公布和更新符合要求的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清单,供社会查询和使用。
到2025年末,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IPv6技术、产业、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5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11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27%,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70%。
网络攻击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黑客只需攻破一个漏洞即可成功,而企业需防御所有漏洞。
墨迹天气tv版、医家等15款App存在未逐一列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SDK,未准确列出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问题。
针对提供短视频服务的网站平台,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依法依规处置处罚,持续净化内容生态。
有专家认为,网络安全审查会影响很多中资和外资企业,如果仅是用行政规章的形式去规定不够合适,应借《网络安全法》修订契机,完善、优化《办法》,将行政部门监管提升至国家法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