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为实现全年的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
从下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宏观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如果不考虑基数影响,总的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费拉动作用逐步增强,今年以来消费回升态势明显,对经济增长拉动在增强。前面谈到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去年全年提升;随着就业形势改善、促消费政策发力和消费场景增多等,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望提升。同时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的大宗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农村市场提质扩容,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带动经济增长。
二是投资稳定增长有望持续。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保持了总体的平稳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下阶段,随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行业创新发展持续,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有利于投资增长。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7%,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下阶段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还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也有利于投资扩大。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同时随着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房地产销售出现积极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也有望逐步企稳。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增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发展,5G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新产业不断涌现,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产业技术密集程度稳步提升。同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产品需求扩大,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改造增多,带动作用也在增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是宏观政策不断显效。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一季度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落细,政策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将不断增强,促进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受监管环境变化的影响,信托资产同比增速从2018年9月开始转负,并一直延续到2022年3月末,信托资产规模也从2017年12月末的26.25万亿的峰值,下降到2022年3月末的20.16万亿,降幅为23.18%。图1 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及环比增速(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开数据整理 (二)信托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传统以单一信托为主的通道业务受限,信托公司利用自身制度优势加快推进转型。
“市场依然存在一些悲观情绪,但回顾历史,底部区域哪次不是这样呢。”
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哔哩哔哩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第二季度B站总营收达5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净亏损继续大幅收窄。受二季度财报影响,B站美股盘前上涨近8%。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0.72%。